蔡大丫也注意到了抱枕上的刺繡,“江南來的。”
陳春燕微微頷首,“應該是。”
繡坊請的刺繡師傅中,有蘇繡師傅,繡法和這抱枕上的非常相似,她們才有此判斷。
兩個人都沒多說話。
一般輕帷小油車有兩個跟車的婆子,一個牽騾子,一個走在馬車一旁,為的是能夠隨時聽候差遣。
但因為距離太近,也很容易聽到馬車裡說話的聲音。
陳春燕無意讓別人聽到她們的談話,索性閉了嘴。
馬車拐了個彎,上了一段青石甬路,這段路倒是陳春燕不曾走過的。
她騎馬出門那回,走的不是這條路。
她的方向感算不得多好,是以在不知道全貌,且稍微有些封閉的地方,比如迷宮,她是沒法在腦海中形成完整地圖的。
她有點摸不準這條路在哪裡。
她不知道蔡大丫自然也不會知道。
蔡大丫此刻也是一臉迷茫的樣子。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就感覺馬車轉向了,車身微微有些晃盪,過了一會兒,馬車停在了一個院子外面。
雖然換了個方向,陳春燕也認出來了,那個院子就是張謙在外院的住處。
她曾經遠遠見過一次的。
原來走這條青石甬路更加近便些,比之前她步行差不多縮短了一半的距離。
她順著太湖石做成的石板路往前走,路上枝影橫斜,偶爾還有一棵小草從石板縫裡冒出來,很有幾分意趣。
走不多遠便是張謙院子的角門,守門的婆子看到她,立刻笑呵呵問好。
“大少爺正等著您呢。”
陳春燕點點頭。
她進了角門,迎面就是刻著“福壽安康”四個大字的影壁,繞過影壁就是五間帶耳房的大瓦房。
張謙真的站在大瓦房的簷下等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