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春神情微動,再一次感慨陳春燕有先見之明。
她帶著趙管事朝西邊走,那邊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型集市。
集市並不是緊貼著三井村的圍牆而建的,而是往前面推了兩里路的樣子,建在了陳春燕剛剛買的荒地上。
房子並不是建得多麼好,就是土坯房。
土坯是用泥巴和草做成的,這樣的房子建好之後並不好看,但結實還是結實的。
房子建得非常豪放,從東到西拉通建成長條形的房子,然後將房子用牆分割成基本上大小等同的房間。
為了照明,每個房間都留有窗戶。
商家到集市賣東西,可以租用這樣的房子,房子可以按天租,也可以按月租,當然了,按月租有優惠。
這樣的房子一共建成了好幾排,總之是現在還用不了的。
陳春燕命人將後面幾排房子都鎖了起來,只留下第一排,就這樣,第一排的商家還沒有進駐滿。
大概是因為冬天快到了,商家們並不看好生意,他們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按天租賃店鋪。
好在建這些房子的成本並不高,材料都是現成的嘛,頂多費點人工,要不然陳春燕想回本,那得等一萬年。
一個單間土坯房,一天只需要十個銅板,但付了租金後,三井村就不會再抽稅了,賣多少都是商家自己的。
原本像鄭貨郎這些做小本買賣的生意人心裡還有怨念,後來就沒有了,不抽稅了,他們就能賺得更多,而且能夠舒舒服服待在土坯房裡做生意,誰願意在外面擺地攤啊!
土坯房還留了火牆和地龍的煙道的,冬天其實也還是能做生意,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客人來罷了。
為了方便交易,陳春燕還讓盛小冬帶著人弄出了一個貨幣兌換點,如果韃靼人想買三井村沒有的東西,手裡又沒有錢,可以先到兌換點以物換錢,再用錢買東西。
說得好聽,其實就是把東西賣給了三井村,以陳春燕那雁過拔毛的性子,那些東西肯定都是低價賣,而比市價低多少,還得看那些韃靼人有沒有三井村的戶口。
在那天之後,陸陸續續有不少韃靼人都申請加入三井村,陳春燕並沒有馬上同意,而是讓他們去跟三井二村的居民合併居住,並讓第一批加入三井村的韃靼人監視後面加入的,等三個月後,那些人沒有異動,才會頒發戶口。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節約了三井村的人手,以夷制夷,同時,在心理上,三井二村的居民會覺得他們已經被三井村的居民接受了,是自己人,瞧,都給他們委以了重任。
總之,這些天大家過得都非常和諧。
草料雖然依舊不是給夠了每一家的量,但是每天還在往出拿,牧民們也就不慌了,耐心等著就好。
這時候,董明春將趙管事帶到了圍牆旁邊。
趙管事:“嚯,許久不來,我還不知道這裡建起了這麼高兩堵圍牆。
董明春:“嗯,建起來一段時間了。”
她並沒有把趙管事往圍牆外面帶,而是將人帶到了兩堵牆中間的倉庫。
喜歡大農請大家收藏:()大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