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和眾多僱農鬥爭了一圈,沒摘到一片菜葉子,又把目光對準了魚塘,她撈魚總行吧,魚總不是他們在管了吧!
她順著小道往魚塘那邊去了,她還沒走近呢,負責照看魚塘的丫頭小子就已經盯住了她。
姥姥脫了鞋就想下魚塘。
小丫頭趕緊說:“使不得,這個魚塘足有十五尺深呀,又不是家裡的荷塘,這踩下去了,人都找不到了。”
姥姥:“……”
誰家魚塘挖這麼深的!
陳春燕讓把魚塘挖這麼深主要是因為魚的品種多,魚塘弄大一點弄深一點,好讓它們有各自的生活區域,互不影響不要打架。
姥姥:“幫我撈兩條魚上來。”
小丫頭:“您要什麼魚?草魚、鯉魚、鰱魚的價格不一樣呢。”
姥姥:“價格?我讓你撈魚,你還要收我的錢?”
小丫頭一臉震驚,“誰撈魚也得付錢啊。”
姥姥:“我可是你們東家的姥姥。”
小丫頭:“就算是我們大小姐的親孃要加菜,也得單獨付錢,這個沒得商量,你不付錢,我不給你撈魚的。”
陳春燕把牧場和魚塘也單獨分塊了,出產了多少魚,陳春燕也是會按照收益給大家提成的。
這些人每天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恨不得魚多多生小魚,小魚快快長大才好。
偶爾看到一條魚翻了白肚皮,他們能心疼半天,還會派兩個人去有魚塘的地方問問別人魚為什麼會翻白肚皮。
總之都很上心,怎麼可能讓姥姥碰他們的東西嘛。
姥姥忙活了半天,費了老鼻子勁了,卻沒成功一回,她極其鬱悶地往回走。
她算是知道了,陳春燕不在,這些人是不會給她面子的。
她剛走一半路程,準備上緩坡呢,就看到有小丫頭提著食盒走了過來。
呀!
看來陳春燕也不是完全沒有良心的嘛,還記得給家裡送吃的。
來的兩個小丫頭,或者說是大丫頭,是於玲玲和蔡大丫,這兩個人年齡比其他小丫頭要大些,讓她們來就是防著出現意外情況的,她們人大一些有什麼突發狀況,她們也能及時解決。
姥姥就站在原地等於玲玲兩個人。
於玲玲本來就膽小,這麼被姥姥盯著,就往蔡大丫身後躲了躲,蔡大丫一臉冷漠,路過姥姥身邊時,連停都沒準備停一下。
姥姥叫住蔡大丫,“東西給我就行了,你們就不用進去了。”
蔡大丫腳步頓了頓,便繼續往前走。
姥姥指著蔡大丫,“我跟你說話呢,你是聾了還是啞巴了,連話都不回一句。”
蔡大丫這一回連停都不停了。
於玲玲吐了吐舌頭,她自問她是處理不了這樣的情況的,便加快了步子,超過了蔡大丫,走到了前面去,讓蔡大丫這座大山抵擋住姥姥。
蔡大丫涼涼地看著於玲玲的後腦勺,給於玲玲看得都心裡發毛了,總覺得有人在她背後拿小刀子戳她……
姥姥嘁了一聲,“好心當作驢肝肺,愛提就提,提進去還不是給我們吃的,有什麼好拽的,呸,小蹄子。”
蔡大丫回頭看了一眼,又一言不發地繼續往前走。
喜歡大農請大家收藏:()大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