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說這話可不是無的放矢。
她當時在醫院做理療,就聽說過這麼一個案例。
為什麼是聽說呢?
醫院的中醫理療室是兩間,需要趴著或躺著扎針的在裡間,可以坐著治療的在外間。
而蜂箱被放在窗戶外面,醫生需要的時候,就開啟窗戶,伸手從外面夾。
她當時趴在裡間,身上扎著針,突然聽到外間的人驚撥出聲,聽上去亂糟糟的。
很快她又聽到醫生叫外科大夫來抬人急救。
等忙亂過去,就有病人跟中醫大夫告狀了。
“你過去忙的時候,剛才那個人自個兒開啟窗戶,從外面抓了蜜蜂往身上扎。”
中醫大夫氣得大罵,“什麼便宜都想佔,有的便宜是這麼好佔的嗎?我定這個量肯定是有道理的啊,她花了錢,就想一次性弄個夠本,這下好了,多的錢都花出去了!”
等那個老太太醒了,別人問她,她才不好意思地說,她確實是想佔小便宜,蜂療一次八十呢,她琢磨著多扎一隻蜜蜂就多賺好幾塊錢。
蜜蜂的尾針裡面含有蜂毒,過量確實有可能致死,幸好這老太太犯糊塗的地點是在醫院,中醫理療室又正好在二樓,直接推進手術室就行了,不然稍微晚一點,人都可能沒了。
陳春燕這麼一說,倒是提醒了許京墨。
許京墨曾經出診過一個被馬蜂蜇了的人,只可惜他還沒跑到地方,人就沒了。
蜂毒確實厲害。
他如此想著便拿起脈案重新斟酌起來。
第一次蜂療,還不知道這個人對蜂毒的適應程度怎麼樣,最穩妥的方法是少扎幾個穴位,少注入些蜂毒。
他一遍一遍推演使用不同穴位會有怎樣的療效。
陳春燕不敢打擾他,就拿起一旁特製的罐子檢視。
這個罐子是旋蓋的,蓋子上有密密的氣孔,但氣孔十分小,蜜蜂肯定出不來就是了。
蓋子正中央是一片軟軟的東西,摸上去像牛皮又不像牛皮,這東西的韌性比牛筋好太多了。
這東西蒙在蓋子上的小洞上,還被切出了十字花刀,鑷子可以從這裡很容易地伸進去,但只要鑷子離開,小洞便會被重新覆蓋好,蜜蜂別想飛出來。
人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這才多久啊,就做出配套蜂療的罐子了。
其實帶蜂箱也不是不可能,那不是麻煩麼,病人少,一共也用不了幾隻蜜蜂,帶蜂箱不合算啊。
她輕輕放下罐子,卻見許京墨正看著她。
“怎麼了?”
許京墨:“第一次扎幾隻合適?”
問我啊,那你就問對人了。
陳春燕:“三隻吧,如果他身體不適應,還能及時救治。”
許京墨先前一直猶豫不決,但陳春燕建議了,他覺得很可信,陳春燕從不信口胡說。
他拿起筆嘩嘩劃掉了五個穴位,只保留了最需要扎的三個穴位。
這才又夾出一隻蜜蜂紮在中年漢子身上。
他坐下,問:“除了痛,還有沒有什麼其他感覺?”
中年漢子一張臉都皺巴到了一起,他現在除了痛,什麼都感覺不到。
陳春燕撩簾子出去了,她聽到有人靠近,大概是另外一個患者來了,別的做不了,但她可以幫忙詢問病症啊。
喜歡大農請大家收藏:()大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