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嬸子習慣於講價,聽了陳春燕的話便道:“麵粉不過七八文錢一斤……”
陳春燕笑了,“嬸兒,您只算了麵粉,那裡面還加了十幾個蛋吶,還加了糖、葡萄乾,用的柴,哪一樣是不要錢的。”
張家嬸子終於放棄講價了,陳春燕那麼一算,她便覺得就算陳春燕有賺,賺得也不多。
她說:“給我切半斤吧。”
陳春燕估摸著切了半斤,放到盤裡點了點,“嬸兒,我雖然沒稱重,但這糕絕對只多不少。”
她的手很準,就算多也只多一二錢的,但說出來好聽。
張家嬸子也點了點,覺得差不多是半斤的量,便付了錢。
等張家嬸子離開了,陳谷秋才湊到陳春燕身邊,“姐,你那個做糕的方法能教我麼,我拿到城裡去賣。”
陳春燕看著陳谷秋,知道陳谷秋著急著賺錢,所有人都在為了這個家越來越好而努力,她也不想被落下。
陳春燕順手將新一鍋餃子下鍋,還給陳谷秋出主意,“你一個人去城裡賣糕不安全,你叫上二狗子唄,賺到的錢你們兩個人分。
“去城裡賣,首先賣相得好,像這種切得亂七八糟的肯定要不得。知道壓豆腐的那種模具嗎,就是四四方方的那種,你讓人幫你買那個去,或者讓阿爹幫你做小號的,剛好能裝二兩粉糊糊的那種。
“這樣一個一個碼放整齊蒸,倒出來也整整齊齊的,你再做點糯米紙,這樣一包,每個都單獨包,一個賣四文錢,應該有人買,你第一天不要賣多,就做三十個,如果賣完了,第二天你再加量。
“但是咱們說好啊,你賣糕歸賣糕,豬啊、牛啊的也得喂啊。”
陳谷秋重重點頭,“姐,一種糕會不會有點單調,你空了再多幫我想兩種吧。”
陳春燕拍陳谷秋的額頭,“還沒學會走,就想學跑了!你先把糕賣出去了再說,你這靦腆模樣,到了地方敢不敢叫喊都不知道。”
陳谷秋臉一紅,“不是還有二狗子跟著麼。”
陳春燕偏頭打量陳谷秋一番,微微一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話說回來,整個村子,同齡的孩子裡面,好像也就二狗子看著順眼點,也知道上進,其他的小屁孩現在還只知道上樹掏鳥蛋,下田抓田雞呢!
這麼好的孩子,她得幫秋兒盯著點。
這可是個十二三歲就得定親,十五六歲就得成親的年代啊,到了十八九歲還不嫁,那些婆婆嬸嬸就該傳是不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了!
陳春燕:“那待會兒你去問問二狗子,看看二狗子願意不願意跟你一起幹。”她說到這裡,忽然靈機一動,“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為了避免麻煩,你們倆人都拿出一樣多的成本,這樣賺了錢你們平分,如果虧了,你們共同承擔,。”
陳谷秋:“姐,還能這樣啊,我還說每天給他車費呢。”
陳春燕:“那哪兒行,沒賣出去你就是血虧,賺到錢了,人家二狗子就成給你扛長活的了。”
陳谷秋一想也是,“那我待會兒去找二狗子說說。”
陳春燕點頭。
“你們說什麼呢!”
陳春燕推了一把祁軒,“嚇死個人了,趕緊洗手吧,那兩盤餃子都上桌了,再不吃該涼了。”
喜歡大農請大家收藏:()大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