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的新聞還沒待兩天,圈內就又被震撼了一番。
最新的中美電影進口協議,以紅標頭檔案的方式,出現在了總局的官網上。
儘管此前已經有過心理準備,但這會兒石頭落地了,整個國內電影行業還是彷彿被冷水澆進了熱油裡,瞬間沸騰起來。
大型公司還好,都有自己的渠道,早早得到訊息,主要是一些小型製片公司,可謂是一片哀嚎。
反對聲、埋怨聲、謾罵聲,不絕於耳。
支援的聲音也有,但屬於很少一部分。
和大部分電影公司消極悲觀的情緒相反,這會兒院線方可就是喜氣洋洋的樣子。
畢竟對於院線方面來說,進口大片是越多越好,用張衛平的話來說,就是“坐地分錢”,反正是隻賺不賠的生意!
不出意料,第二天,總局這邊就召開了會議。
魏晉和徐老怪、烏而善等人去了一趟總局。
一堆業界專家、領導,給影視圈的大佬們講解最新的政策。
或許是外界的叫衰聲音真的太大了,總局希望提振士氣。
只見與會專家站在臺上,慷慨激昂的訴說著國內電影行業的發展現狀。
“去年國內的電影票房總量突破了160億,比上年同比增長近三成,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接近100億元,佔全年票房總額的62.38%”
“短短半年內相繼誕生了《盜賊》、《尋龍訣》、《龍門飛甲》三部票房過10億的電影,甚至拿回了被《阿凡達》保持的票房紀錄”
“面對新的形勢,大家要積極應對,國內電影行業是有一戰之力的,希望在座公司、導演,繼續生產優質內容,爭取做到跨國、跨界的全球化、全產業鏈.”
烏而善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以往的他,可沒有資格出席這樣的頂級業內大佬的會議。
中影、上影、西影等國企掌門人、山河傳媒、華藝、伯納、光纖、星美等業內巨頭一把手,全都在。
再看看坐在前排的清一色大佬,乃至電影局的大佬和宣傳口的那幾位。
烏而善一個蒙古漢子,硬生生擠出了江南小生的笑容。
他表現得相當認真,手握筆記本,不時記錄一番領導講解的重點。
只是他發現好像有點跟不上節奏,所以扭頭看了看身邊坐著的人。
他左手邊是徐老怪,瞄了一眼後,烏而善差點懵逼。
徐老怪竹竿一樣的身姿坐得筆直,雙手護著筆記本,正在急速揮毫。
但仔細一看,徐老怪居然在畫畫,還特麼畫的是一隻烏龜。
還別說,活靈活現,美術功底相當深厚。
烏而善一時感覺腦子有些凌亂,以至於當被點到名字的時候,他結結巴巴、磕磕絆絆。
不過領導們也不在意,反而當他是搞藝術的,性格如此,掌聲還挺響。
隨後又輪到徐老怪,他倒是略微好一點,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
緊接著也輪到魏晉,他參加過不止一次這種會議,應對經驗豐富,這次作為導演兼出品人,上臺分享自己操盤三部十億電影的經驗和心得。
隨後某位大領導上臺總結,簡單講幾句。
一個半小時後,動員會結束。
大部分製片公司和部分導演先行離開,但魏晉、徐老怪、烏而善幾人還不能走,剛才會議中途就有工作人員打招呼,他們被留下來了。
看了一圈,留下來的都是知名導演,和業內最大的幾家公司,魏晉心裡有了一絲猜測。
不過看到陸釧這貨也在,就有點噁心人了。
等會場內的人陸續走了之後,童局坐上了主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