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轉頭瞥見父母墳頭上的雜草又長長了,決定還是拔一拔。
我在少林寺的菜園裡,跟著師傅就是經常拔草。現在拔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很快就結束了。
我繼續挨著墓碑坐下,喝著葫蘆裡的水。幸好不是酒,不然我早就瘋了。
那一次過年,我偷偷地喝了小一口隔壁老王叔的白酒,就醉得發酒瘋,還是母親把我打暈了才消停。
一樁樁、一件件彷彿就在眼前,卻又抓不到。
…………
太陽偏西的時候,楊過向父母的墳墓跪拜幾下,就離開了。
他現在要去找那個人販子李嬸,不是報仇殺人,只是想教訓一下。他想起那個放他離去的李伯,真性情卻又怕婆娘,還是覺得好笑。
當楊過找到那個村子時,卻沒有找到李家。他問村裡的人:“原先住在這裡的李嬸和李伯去哪了?”
村裡人回答:“喲,你問那兩個壞蛋啊。他們是人販子啊!三年前,陸家莊的陸展元莊主帶著人將他們殺了,之後公佈了他們拐賣孩子的證據。我們才知道他們原來是那種人!”
楊過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江湖果然不可理喻!李嬸也就算了,為什麼李伯也是被殺了?他明明是個好人。
不過,這就是江湖!楊過不會去惋惜,不會去遺憾,只是覺得有些殘忍。明明自己決定做個冷靜的旁觀者,為何每次都是傷著自己的心。
對江湖失望了嗎?也許是的,曾經嚮往的江湖變成了一個屠宰場,楊過卻是那個來買肉的顧客。
物是人非給他帶來極大的心理落差,知道的越多,落差越大。
楊過很失落,沒有回到嘉興城裡,只是在城外隨便找了個破窯將就著過夜。晚飯吃的還是包袱裡的薄餅,渴了就喝水。
夜幕降臨,他直接躺在草垛上,還沒有入睡,仰頭看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
今晚萬裡無雲,月光很是皎潔,星星也是熠熠生輝,還一眨一眨的。
楊過的心裡想著很多很多,想了時間,想了師傅的“悟”,想了李莫愁的“錯”,想著江湖的是非,想著母親對父親的情,想著李伯的善,想著很多很多……他始終參不透人心。盡管人心也在道之內,他能明白什麼是人心,但是人心變化叵測,尋不著道理。
“哎呀,我到底在想什麼呀!我何必庸人自擾呢?既然已經找到本心,那便按照自己的心走下去就是了。何必要讓別人侵擾心神,影響自己的路?呵呵,我真是越想越回去了!”
楊過想到這裡,自嘲兩聲,放下心魔,閉上眼睛,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