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皇斬了於元帥,釀成了大錯,因為於元帥在軍中,十分受將士的愛戴,軍紀嚴明,賞罰分明,愛士兵如子,威望很高。”
蓉蓉停頓了一會繼續說:“那時,皇兒你還沒有出生,於元帥被斬後,邊關眾將士,齊聚京都。”
“都來為元帥伸冤,討個公道,為元帥報仇雪恨,在那次風波中,險些兒斷送了我們皇家的萬裡錦繡江山。”
“多虧了前朝眾位元老出面,好不容易才平息了這一場亂局,你父皇臨癲狂前,還念念不忘著這一件非常揪心的流年往事。”
“他錯斬了於元帥之事,這件事的確讓你父皇和母後後悔了一輩子。”
皇上週立聽了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半天不語,過了一會皇上說:“難怪他的女兒在奇山上,聚集人馬,想殺害於我,原來是為她父母報仇。”
“前天,孩兒答應他的女兒,等朕回來問問母後,如果於元帥是冤枉的,就還他一個清白,母後你說,我們是不是還要調查一番?”
皇後娘娘聽了連忙說:“皇兒,此事不易大張旗鼓,恐怕再一次傷害了我們皇家的尊嚴,的確是你的父皇冤屈了好人。”
“於元帥是一個性格耿直,沒有一點壞心眼的忠臣良將,也是我們歷代朝中最年輕的帥才,孩兒你如果想給於元帥平反。”
“那你就把他的墳墓修造一番,立上碑,刻上碑文說,於元帥是一代英豪,忠烈之士,為皇家忠烈雙全,讓世人知道就好了。”
周立聽了,對娘娘說:“皇兒聽從母後的建議,要不我先問一問六王爺如何?”
娘娘蓉蓉說:“皇兒,你也老大不小了,好吧,朝中之事還是由你做主,你問問六王爺也好,顯得我們沒有皇家的大度風範。”
次日,皇上上朝,文武大臣山呼萬歲已畢,皇上問明瞭六王爺和前朝的元老們,前朝的於元帥之事。
六王爺聽了說:“皇上,確實於元帥死的冤屈,使眾將士險些造反,眾將士罵你父皇是昏君,錯殺忠良將。”
“事後,你父皇後悔莫及,在忠烈祠中給於元帥立了牌位,以表對於元帥的愧疚,這就是民間所說的,伴君入伴虎。”
“自古以來,大臣在皇上面前有話不敢說,就形成了,話到舌尖留半句這一說法,皇上沒有知己,沒有朋友,所以,就變成了孤家寡人,皇上我說的這些,你不會生氣吧?”
皇上聽了慎重的說:“六王爺有話盡說,我不能走父皇的道路,讓我也變成孤家寡人,讓天下人指我為昏君,我要在這一世中,做一個有道的明君。”
六王爺聽了,心裡跪下說:“好,恕我直言,於元帥的事,他沒有一點的非分之想,是我們皇家欠人家的,也是咱皇家的恥辱。”
“皇上,我們應該給於元帥修造墳墓,立上碑文,貼出告示,昭告天下,封於元帥為忠義之士,給於元帥平反,讓世人知道皇上是一個明君。”
皇上對六王爺說:“於元帥有一個女兒,現在在奇山,要不封他為孝女。”
六王爺聽了大喜說:“好、忠良之士還有一個後人,也不枉於元帥忠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