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兒覺得小雨好像在一直看著她的頭發,連忙說道:我和我的老公身體都很好,完全沒有問題。
小雨尷尬了一下,轉了話題問道:現在你在大學當幹部,最大的壓力是什麼呢?
雲兒緊鎖著眉說道:我們雙喜城是國家在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國家直轄市。雙喜城“師範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在大學裡工作,教書是最簡單快樂的。我只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一定比同年人強,透過不懈努力終於坐上領導位子,做領導幹部在安排任務工作時,調節老師之間的事還不是最難的。最頭疼的事就是金費撥放,每次到金費調撥時大家都會鬧得紅臉粗脖的,全顧不上什麼教師道德與面子了。
小雨聞後非常驚訝,因為教師職業在小雨心中一直是崇高的。雖然自己在很早年前就看了“圍城”,也知道教師行業的複雜性,但那是百年前舊社會時代,包括自己外公的經歷都是舊社會的事,現在國家富強發達起來了,教育事業也煥然一新,沒想到還是會這樣,這的確令小雨很揪心。
但是冷靜下來後,小雨從自己的社會實踐經歷的客觀角度上分析了一下,現實中三百六十行最單純行業還是教育系統,教師群體依然是社會上最講道德素質的隊伍。當然,任何行業都有害群之馬,教師隊伍也不例外。總有一些人經受不住金錢與利益的誘惑。如果說,教育事業都沒有道德素質可以相信和交流,那麼這樣的社會走向冥滅也是遲早的事。雲兒的一番話沒有動搖小雨致力於教育與文學的志向。對小雨而言,退一萬步來說,即使現實的教育事業就是雲兒所訴的那樣沾滿功利與汙濁,也阻擋不住自己投身給文學事業的決心。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小雨的思想裡,文學不僅是教育事業也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和人生享受。
兩人聊了很多話題,但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經很遲了。雲兒怕打擾小雨的家人,催了幾次小雨回家。
經過多次延遲,實在是太遲了,最後兩人站在一起把手機給雲兒的學生們讓他們給拍了手機照片留個紀念。
道別時小雨想說什麼,又說不出口,臨走時對雲兒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生幸福,淡泊明志。
深夜小雨回家,孩子們已經睡了,小雨一如既往地細閱了“蘇軾詩詞大全集”,“唐寅詩集”,又翻了一下惜墨看的“論語”和“三字經”比昨天多看了兩頁,這樣小雨才放心。
小雨越來越覺得一個人的道德素養教育高於一切文化和科技教育。只有充滿道德與禮儀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大愛之家,這樣的社會才是美滿的人間。社會人間的邪惡與功利主義都是因為道德的缺失造成的後果。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論語”,“詩經”,“三字經”,“唐詩宋詞”和“紅樓夢”是民族文化璀璨的瑰寶,“論語”是民族道德思想及為人處事教育的核心理論與精髓。另外還有兩本書“圍城”,“活著”也是小雨經常回味翻看的。因為“婷之友”公司管理文化非常寬松,小雨除了認真溫習考研的書本外,把大量的時間重溫“紅樓夢”,“圍城”,“活著”,“蘇軾詩詞大全集”,“唐寅詩集”,更是花大力認真研究“論語”和“三字經”。對小雨而言,這些民族文化瑰寶實在太偉大了,太珍貴了,值得永生永世地學習研究與享受。
小雨才明白過來,一個人的最高修養就是學習,在文化啟蒙學習一切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道德教育要先學,“論語”要先行。過去小雨教惜墨時都是先學古詩詞,後來發現在教“論語”的時候,正在讀小學低年級的脂硯更容易接受,而在讀初中的惜墨言行習慣已經有些固定了,可能以前幼兒園時受曾世利吳用鐵吳瑙枝的影響甚至難接受論語思想。孩子就跟染缸裡的面料一樣,剛出缸時進入定型機就要固定好,一旦定型後發現不對再要重新定型過就非常之難,甚至花巨大的代價也未必能恢複如初。“論語”是我們國家與民族教育的思想品德的精華理論聖書,它適合一個人從小到老的學習,不同階段學習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年少不學到年老要學得特別好是不可能的。孔子的儒家思想“論語”在歷史傳播過程中也遇到過滅頂之災,最有影響力的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批孔”運動。
過去小雨自己也沒有像現在教惜墨和脂硯一樣,這麼系統地認真學習研究過“論語”。
自然知道“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但像嘌波這樣的老同學朋友的確非常令人傷心,從一次次的實踐和時間的考驗都足以證明不應該再和嘌波有什麼來往。小雨在教惜墨和脂硯“論語”時,學到“無友不如己者”才恍然大悟。
在學這句話時,惜墨就說孔子先生也太勢利了,教人專挑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如有錢有勢者就是這樣:喜歡和達官貴人交朋友,而瞧不起窮人家。
小雨細心地解釋道:孔子先生說的“無友不如己者”,是指一個人不要和那些道德修養十分缺乏,人品劣根性的人交朋友。“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正如劉禹錫的“陋室銘”所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不是說古時文人墨客,自命清高,而是警醒自己要和有道德情操的人交朋友。畢竟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脂硯說道:孔子先生這麼道德高尚之人,怎麼會是哥哥說的那樣教學生向卑鄙小人學習呢?
小雨摸摸脂硯的頭笑道:硯兒,你說得對。“論語”誕生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它已經教化我們民族社會幾千年,然而事實至今社會上的醜陋家庭文化依然十分普遍。這不是“論語”的教化失敗,而是不同文化的家庭基因造成的。就跟你外婆外公曾世利吳用鐵那樣,這樣的人怎麼教育都改變不了他們身上道德缺失的劣根性。正因為他們才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吳瑙枝。對於這種人,多說無益,反而會遭致攻擊傷了自己。孔子先生就教到,有道德素質的人應遠離劣根性的人家,多跟道德修養高的人一起交流做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人類社會規律。這就是孔子先生的高明之處。正因為這樣,我們遠離了你外公外婆,不是我們瞧不起他們而是跟他們真的沒有辦法交談。他們開口閉口就是錢或勢,你跟他們講道德故事就是對牛彈琴,他們反而還要嘲笑你是個弱智大傻帽。人與人之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交往和認可的,觀念截然相反,話不投機半句多,遠離這種人才是明智之舉。
孩子們聽了點了點頭。
第二天上班,因為沒有什麼活,其他人都在看手機電影而小雨卻很喜歡獨自一人在寬闊的花圃裡遊逛,享受戶外大自然的鳥語花香。看著暮春滿地凋零的花兒,又想想自己曾經的高中美貌如花的同學雲兒和青兒現在的模樣又感嘆了一下歲月如梭往事如煙,特別是才學兼優的班花青兒的人生更令小雨惋惜嘆氣。不禁又詩興大發:嘆花吟
花開花落花滿地,紅香相去誰愛憐?明媚鮮研人人慕,一朝凋謝任雨吹。花開人笑落無言,圃前愁殺嘆花人。怪己何事倍傷神?多為憐春亦惱春。春來春去何速急,已見落花伴淤泥。爾今落去吾嘆息,他年吾去誰在憐?今看春殘花已落,便是青春衰老時;一朝春盡人皆老,花凋人老已不知。
正在作詩中,朵瑩打電話來說,曾世利和吳用鐵被拘留了,關在吳仁街的派出所裡,叫雨兒下班後去看看。
小雨問是怎麼一回事,朵瑩道:自從我們搬出後,吳瑙枝和鬥阿就一直住著,兩人不幹活小孩也不管,整天在家玩手機打遊戲。
小雨道:這我知道,你說要緊的。
朵瑩道:因為沒錢收入,我嗲嬤爹孃)就急著把空下來的房間租出去。一天都捨不得空著,只要有人住就立馬出租,也不管來租的人身份,只要租客給好的租金就在左鄰右舍幫著租客說好話。結果,現在租客被查出是賭博販毒賣淫的組織小頭目,派出所說嗲嬤爹孃)故意隱瞞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遂被一同抓去派出所拘留著。
小雨道:誰跟你說的。
是吳瑙枝打電話來說的。
那她現在做什麼去呢?
我也不知道。
你打電話給吳瑙枝和鬥阿叫他們先去看看,還有什麼訊息再打電話給我們。
輕輕鬆鬆下班後,小雨想好了:在綢緞城自己沒有政府機構的熟悉人關系,雖然綢緞城綢區人不太講朋友情誼關系,但有一家人還是很仗義的,他們就是朵瑩的初中一個名喚張伊的女同學夫婦。從平時的交道中,小雨就經常在朵瑩面前說到張伊夫婦是綢緞城綢區中少有的具有俠義之氣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