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找了一個上午,收了很多繡花色卡,說道:現在天氣冷了,市場上走俏的是黑色法蘭絨面料上繡金片腰果花。現在都沒有現貨,必須先付定金一個星期後再提貨。
風兒很開心,接過小雨拿來的花樣卡,說道:我們先吃飯吧,就在市場快餐攤位上吃一點,等下給曾老闆看看再說。
風兒在快餐攤位上拿著一隻碗在選幾塊瘦肉,說道:這黑色的肉是陳肉,淡紅色的才是新鮮的。
撿了幾塊,兩兄弟坐著慢慢吃起來。看著雨兒胃口好很快就把肉吃了,風兒把自己碗裡的一塊肉用筷子夾斷,撿起一半放在雨兒碗裡。
飯後,弟兄倆到“古字布花”的曾老闆店鋪裡,拿出各種各樣的繡花色卡給曾老闆夫婦看。
老曾道:這些花樣確實好看,做是可以做的,我也要去問一下再說,看這些花的針數不少,估計一匹布繡好也要七八天。
這樣曾老闆拿著這些繡花樣開著小轎車去熟悉人的繡花廠裡問了一下價格。
風兒很開心,對小雨說道:如果我們換繡花面料品種成功,那就不怕沒錢賺了。
晚上風兒也打電話給蘭兒說這事,蘭兒十分高興和期待。
次日,一大早風兒先把曾老闆家的貨發好,回到“古字布花”店裡付款。曾老闆拿出昨日的繡花樣說道:老風,這個面料做是可以做,就是風險太大,我們想了想還是不做好。
風兒急說道:老曾你也太膽小了。我跟你拿貨,有什麼好怕的。
老闆娘接說道:老風,這繡花一旦行情不好連改色的機會都沒有,只等處理賣,那虧損很大。我們打聽過了,繡花布的花兒每年都在改變,過時很快。這種高風險的品種,我們還是不要做吧。還是做染色的老品種好,每年都可以賣,不好的顏色又可以改黑色賣,這種小風險的品種雖然利潤低但是風險可以承受。
風兒被說得心都涼了半截。老曾笑道:老風兒,你真要做,我介紹一家繡花廠給你認識一下,你們自己去做吧。
風兒連忙接說:那也好,我們自己去做也可以的。
言畢,老曾帶著風雨一起到“一點發”這家老牌的本地刺繡廠。裡面有兩百臺電腦繡花機忙碌地正在不同面料上刺繡各異的鏈條花型。
這老闆叫溫篆,今天一定要請三人吃飯,溫老闆說:不管新老大小客戶都是客戶,小客戶可以培養成大客戶,經營不善大客戶也會變成小客戶甚至消失。今天你們三人都要給我老溫一個面子去小酌一壺。
好意難卻,四人來到廠門前一家“水衣”飯店包間飲酒。溫老闆點了一桌酒菜讓風雨兄弟和曾老闆一起吃酒。
小雨不敢吃酒就要來了一瓶飲料,其他三人都喝酒,溫老闆喝老酒,先敬三人一杯,後自己連吃三杯。邊吃邊聊,老溫道:老曾,我猜這位小哥和這哥兒是親兄弟吧。簡直就是一個木板出來的。這麼年輕就出來做布生意,真不容易。我這“一點發”繡花廠是咱們這裡的老字號。我也老了,兒子讀書出來說做生意很煩不想做生意。我起初覺得孩子是不是書讀多了變傻了。現在想一想,兒子的想法是對的。
老曾道:你兒子現在做什麼去呢?
他呀喜歡寫作。我出了錢給他開了一家書店,媳婦也喜歡文書,兩人就邊賣書邊寫作。現在書店捐給中學的母校,兩人專業寫書。
老曾道:那總是像你一樣開廠好。
老溫又喝了一杯搖搖手說:此話差矣,他們倆現在出書一年的版權費比我賺的錢還多,每年他們還捐錢給希望工程。我的錢賺來他們都不需要。知識就是財富,這話現在我才真正懂。年輕人有知識就不要做生意,只有我們這種沒有知識又沒有技術的人才做生意。做布生意的門檻很低,只要一點資金,膽量大就可以來做。
風兒道:老溫,那也不是每個有文化知識的讀書人都能成為作家,很多還是要給人打工的。
你這話半對半錯。能成為作家的確實不多,但知識高的人可以選擇很多好的工作如大學教師,報社編輯,國家事業或企業研發技術人員等等,他們的工資待遇不比一般做生意的人的收入差。最重要的是,做生意總是提心吊膽,生意好時愁貨趕不出,行情差時愁壓貨。賺錢愁,虧錢也愁。最要不得的是生意人沒有真心話,沒有真朋友。和我一起開繡花廠的人,現在大慨就剩我一家了,他們做的規模比我的廠大得多,後來都倒閉了。除了一些是經營不善造成的,更多的是被生意朋友欠款拖垮的。
風兒道:做生意我們講的是誠信。我跟老曾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從來沒有欠過一次錢。
曾老闆舉杯說道:老風兒是個好客戶。
溫老闆又灌下幾杯,說道:生意人嘴上說的都很好聽,需要的時候稱兄道弟,賺了錢大家吹吹牛,說說大話。每個都是說一不二的直率哥,一旦虧錢就開始拖款,耍賴甚至跑路害人。你們找我加工繡花是尋對的。我家的繡花費不是最便宜的也是比較優惠的,而且質量沒問題。
吃好後,風兒和小雨到四裡街專營法蘭絨的面料店批了一缸布即十二匹。僱了一輛拉貨車送到“一點發”繡花廠,讓溫老闆把當前市場上最暢銷的十二種花樣,每匹布繡一種。溫老闆說,現在忙需要等一個星期才可以繡花提貨。
風兒說:幫我們盡量早點趕出來,好讓我盡早回開州去打市場。
溫老闆說:那行,一繡好就打電話給你。
弟兄倆告辭走出。風兒說:這裡人都很富裕,做生意的人基本上都有一輛小轎車,有的還不止一輛。我們什麼時候有了車,這輩子就滿足了。
本來風兒打算明天就回開州去,現在只得推遲幾天再走,看看新改種的面料做出來質量好不好。兄弟兩人繼續每天逛四裡街瞭解市場行情動向,依舊在曾老闆家發些常規面料品種。
這日“古字布花”店裡來了一男一女客人,見到風雨兄弟笑眯著眼睛。老曾說:這是我弟弟曾世寅,這是我們當地最著名的鵲橋相會所的媒婆老闆娘叫史瑤琴。
弟兄倆先把貨款給付了。點鈔機嘩啦啦的聲音讓曾世寅聽得直點頭,史瑤琴聽得兩眼盯著數動的錢在發光。
曾世勢來讓茶,向史瑤琴擠眉,笑說道:老風等一下我外甥女會來,大家見一面。
史瑤琴開嘴道:綢城做生意人都知道風哥人品一流又會賺錢又會做人。你們家的家風一定很好才會養出高素質的孩子。你們弟兄倆不認真看還以為是雙胞胎呢!你們做老闆的人都喜歡叫“老”,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年紀很大,其實那是說經驗豐富資格老才是。
風哥,你弟弟這麼漂亮又是大學生,這麼年輕就來做生意當老闆。說句你不愛聽的話,將來小的一定超過大的。只是孩子讀書階段已過就是人生開花的季節,賺錢要趁早,結婚也要當時,過了這村就沒了這店,萬萬不可可錯過,男女都一個樣。早幾年就有幾個標誌的男女,我給了他們介紹了一波又一波的物件,總是嫌棄人家漂亮的就窮,有錢的又醜,結果到現在還是剩女剩男,這種過氣的婚姻介紹我也難做。
史瑤琴吃了一口茶接說道:曾老闆的大姐夫婦長得相貌平平卻生了兩個如玉仙子的女兒,嬌養得跟手心上的寶貝似的,特別是大女兒美得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雖然是大學老師,實則勝過明星,我看了都眼饞。今兒我說的若有半字假話,任憑你弟兄倆打嘴,只怕真人比我說的還要好。
小雨聽得心花怒放。風兒道:這麼漂亮的姑娘怎麼沒有人追呀?
史瑤琴緊回道:說出來你們都未必相信。追求吳朵瑩姐兒的公子哥是踏破了吳家的門檻,有富家子弟,也有政府職員。個別相親的男子甚至賴在吳家門口捨不得離去。無奈朵瑩爸媽一定要招入贅東床,以延香火,否則對不起吳家列祖列宗,才有今天給你家弟弟的機會,看來這一定是註定的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