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只是一道‘門’。”唐小白拿起手中的書,表示這東西不是書,是門。緩了緩,又說道:“我進入的不是另一個論外空間,它是更龐大的東西。只不過,我目前還無法定義它。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書本提供的門內世界,絕不小於我們這裡。”
“不錯。”稻草人也沒有否認。
“我們理解的門之牆是錯誤的嗎?”阿七也問話了,他也看到了這個答案。
“不。”稻草人先肯定,又說:“你們理解的門之牆只是一部分的正確,不代表全部的正確。或者這樣說,你們看到的門之牆是一棵樹,每一個論外空間就是不同的花。它有無數朵‘花’,也不斷生成更多的‘花’。但,它只是一棵樹,不代表一個森林。”
“唐士道不在這顆‘樹’?”唐小白更關心這一點。
“在,也不在。以前他在這裡,也誕生和成長於這裡。但是,現在他可能已經跑到另一棵樹上,也可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說到這裡,稻草人終於說出一個比較‘有效’的答案。也側面說明,唐士道就是跟他們有關係的人。
唐小白和阿七沉默。
他們聽得出潛在的臺詞:想要找到唐士道,你們必須能到另一棵樹上。
現在能辦到嗎?
不。
不能。
明明從另一棵‘樹’回來,為什麼不能呢?
因為……那棵樹是別人提供的。
在這個無門空間之內,所有的‘書本’都是別人的,沒有屬於或者誕生於唐小白和阿七的書本。這些東西他們只能夠使用,還無法制造。使用和製造,兩種概念,也是兩種不同的力量層次。
無論如何。
親身經歷過這一次,唐小白和阿七總算知道了門之牆的意義。
樹木與星球。
星球與宇宙。
宇宙與虛空。
虛空與論外空間。
事實上,生命環境的模式從未改變,只是大小比例不一樣。換一種更正確的說法,最小的模型,實際就是最大模型的原型。這就好像一種輪迴秩序,萬物的‘原點’和‘終點’總是相似或相同的。即使凡人科學觀,撇去大小不算,一個原子,一個細胞,一顆星球,三者並沒有任何區別。
門之牆的門就是通道,不同空間的通道。
縮小來說,它只是一條道路的路牌。太多或過多的考究它,反而是無謂的思考。強者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掌控和使用它,或者製造它,而不是如何思考與解讀它。
對唐小白和阿七來說。
門之牆的門,自己有能力製造了。但是,有能力製造‘門’還不等於有能力製造門之牆。
這時候。
“當你們的力量更上一層次,門之牆的門跟普通屋子的門沒什麼區別。之前,門,你們已經會做了。現在,屋子,你們也理解了吧?”稻草人說道,彷彿看穿了兩人的心事。
“嗯。”唐小白點頭。
“那你們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了嗎?”
“大概是……”唐小白又捧起新的一本書,很清楚自己需要學習製造什麼:“我們需要‘種植’一棵樹。”
“很好。”
喜歡法師網請大家收藏:()法師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