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唐士道不斷髮出訊號,它們不斷模仿。在這種模仿中,它們也可以慢慢理解唐士道的想法。由於生命不同,思維不同,知識體系不同,這種‘理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可是,只要它們一直模仿唐士道,它們就有機會慢慢理解並且達成交流的效果。
做這件事情,唐士道也很有耐心。
一次次重複發訊。
一次次輕微修改。
經過數百萬次的訊號交流,勉強才標註‘我,你’的區分概念。然後就這樣,一次次傳訊,一次次猜測,慢慢將簡易交流的定義建立。有了這個基礎之後,擴充套件才更容易了一些。可是,這仍然不是絕對,因為最初的‘理解’是錯的,那後面一切可能都錯了。
比如1不是1,而是一點五的倍數,那麼,後面的二三四五都猜測了。
再者。
在這場交流中,不僅僅是唐士道跟一個路人,還有成千上萬的回應。
此地,此時,有一大群人在圍觀和交流。
這些人的猜測和定義有沒有差別,那是肯定有的。想要徹底確定交流資訊的對錯,還需要無數次的修正。然後,一切結果才算勉強合格,仍然不能說百分之一百合理。
唐士道也不知道交流了多久。
終於,有一個路人可以勉強對話‘交流’了。
沒有辦法接觸。
雙方還是攻擊頻率的訊號交流。
這個人自稱:辰。
也許,這不是他的名字,但這是他最能說明自己的定義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說的,道,我不知道上世七遺。”
“辰,你的意思是你未找到?還是你的次元沒有傳聞?”唐士道有些奇怪,這種實力水平不可能不知道。
“沒有傳聞,道。而且另一件事情,我們不使用次元的定義,使用‘維界’定義。你提到的七人和第八人,我完全沒有聽說過。在我們的歷史,不,在我們的猜測中,我們未知的高維中擁有十二人,不是八人。這些人也有留下一些東西,我們稱為‘十二維書’。”
“辰,能跟我詳細說一說嗎?”
“當然,道。你已經坦誠說明自己的來歷,我自然不會隱瞞。我們的所在似乎沒有什麼相似點,唯一相同的,我們最龐大最無法定義的存在也叫做‘零界’。你描述的零界,跟我們知道的一樣。”蜃開始說明,關於他們‘維界’的一切都慢慢解說了。這些內容很龐大,彷彿一部史詩巨典。
可是,唐士道和在場的‘路人’都靜靜聆聽了。
路人們有些聽得懂,有些半知半懂。
可以肯定。
他們都會‘記錄’這部史詩,方便以後慢慢研究。就算聽不全懂,繼續交流,慢慢翻譯,最終也能弄懂。中途的時候無論‘辰’說得多麼離奇古怪,大家都不打斷。在他們心目中,再奇怪的事情都可能發生,沒有什麼事物是零界不能出現了。
很久很久,辰終於把自己的歷史說完了。
在場的路人們也理解。
因為‘道’最先坦誠了自己的一切,雖然說得不算太多,但也用自己作為實驗品,提供大家一個‘交流’的機會。辰的反饋更多,是想證明自己的交流誠意。
聽完之後,眾人進入了短暫的沉默。
在‘辰’的描述中,大家看到了一堆截然不同的‘維界’。
力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