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次元編織,在靈力應用足夠的情況下,唐士道又一次建立成了千上萬的新次元。但不同以前,這一次唐士道沒有強行把新次元變成靈力世界,只是利用靈力架構了原始基礎。在這些新次元中本來沒有能量和物質,唐士道把靈力變成了這些基礎。
最後,覺得構建得差不多就抽回剩餘的靈氣,讓新次元變成平凡次元。
如果沒有干涉。
這種平凡可能會持續無限長的時間,包括科技爆炸也難改變‘平凡’的本質。所以,唐士道做了另一件事情:引入創世雲圖……在平凡次元中,創世雲圖也可以存在。它是知識庫,記錄著無數種力量模式,也記錄著無數種技術。
新的平凡次元會誕生什麼力量,完全隨機。
可以肯定,一定會有出現。
也許。
同一個新的平凡次元會出現數種不同的力量模式,然後,在衝突或者交融中,最終由一種獨勝獨尊。只要強大到最後,沒有多種共存的可能。即使真有幾種不相上下,它們也會結合起來,變成全新一種特殊的新力量。
為了‘見證’這一切,唐士道第一次利用了鑄星者的能力。
理所當然。
唐士道不是刻意培養生命,早在平凡次元誕現生命前,唐士道就分裂投影了自我,化成平凡次元最基礎一個物質單位。然後,隨著平凡次元的變化而變化。從最弱小開始,一步一步見證平凡次元的成長與變強。並且,同步參與其中,成為一個‘旁觀式’的監測者。
將來的計劃。
在某一天的必要之時,唐士道會跟對待靈界的做法一樣,收回修行的力量,留下一個原始創世神作為測試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引入創世雲圖的最大理由是……讓生命隨機成長。
給於物質基礎。
給於知識基礎。
最終,生命會誕生什麼模式,會走向什麼方向,這一切都隨機鑄就。
唐士道相信一件事:如果是自己刻意培養,無論新次元有多少個,它們的最終成長都無法超過自己。這種隨機的成長,它才充滿無限的‘可能性’。也只有這樣,自己才可能理解更多東西。看得更遠,也走得更遠。這是一個培養過程,這也是一個學習過程。
在實踐中,人才能獲得進步經驗。
此時。
外間事務唐士道全然沒有興趣。塵外天的一切,唐士道並不想知道。因為唐士道已經猜到,在這裡有些人也跟自己一樣,他們同樣擁有自己的努力方式。最明顯就是那些到處行走的鑄星者,他們力量雖然不及自己,但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法提升自己。
因為塵外天的力量太多樣,所以每個人的進步方式都不一樣。
換個說法。
即使擁有最強靈力之時,唐士道也不敢說自己是塵外天最強一人。在這個未知世界,你永遠不會知道隱藏了多少怪物。能夠探聽的,那僅僅只是‘已知’的存在。在塵外天,還有無數‘半知’和‘未知’的存在。同時,塵外天其他人也同樣,絕大部分都無法‘感知’唐士道的存在。
力量的大小決定‘感應’的大小。
在塵外天,閒著無聊打探別人的秘密不是你的生活。想辦法修行,想辦法讓自己進步,這才是塵外天的常態。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