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一行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因為人人都知道這次僅僅是‘一次神蹟’降臨,不可能長久停留。根據這個外星人的說法,他見過的類人星球有一萬顆,七成以上是古代王朝和原始部落。這意味著:有七千多顆星球是比蓋亞星更加落後的古文明,你幫得了多少。
蓋亞星各國倒是很樂意開發這些原始社會的,可惜,他們沒有這種星際航行的技術。
這個外星人會停留多久誰都不知道。
一旦沒有空島方舟,蓋亞星的人們又只能龜縮星空一角了。到時候,哪怕知道遙遠的星空中還有其它文明,自己一眾仍然只能在心裡想想,根本沒辦法過去。
所以,學者和士兵們都努力將事情一次做完,沒想還有下一次機會。
十幾天時間。
唐士道已經肯定這株‘植物’就是神話中的智慧樹,但它是不是上世七遺之一還不確定。
一開始它只能在夢中看到。
現在,長成普通樹木的模樣之後,唐士道在白天也能看到了,只用意識想象一下就能‘看’到。透過幾百次的測試,唐士道發現每一張帶有眼瞳圖紋的葉子都是一段知識。古怪的是它的生成方式,以葉教授為例,無論他本身擁有多少知識,智慧樹都不會生成一片葉子。
但是,葉教授把自己某一段知識教給原始人,原始人學會了,智慧樹就會獲得一點點的養份。
這種情況很詭異。
唐士道感覺智慧樹的成長不是一種限定,它也遵從某種自然規則。簡單說,它就像單獨的男人或者女人無法繁衍子女一樣,必須是男女相加才能誕生第三個人。
葉教授有知識,原始人無知識,兩者單獨都無法提供養份。
葉教授把知識教給原始人,兩者相加,知識就平白增多了一份。
冥冥中。
智慧樹也不像記錄葉教授的功勞,而像是……它以原始人的角度當了一回學生,以學生的身份從葉教授身上獲得一份知識。更奇怪的是,假如原始人無法學習葉教授的知識,智慧樹也無法獲得養份。
綜合計算。
學者和士兵教導原始人,所有原始人一共學會多少,智慧樹就成長了多少。
學不會,智慧樹也不會成長。
另外一件事。
唐士道發現原始人把知識教給其它的原始人,這個傳遞過程也會產生養份滋長智慧樹。感覺就好像傳遞火種,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就越來越多了。
“可惜,我們帶的東西不多。”臨走前,學者們都非常不捨,原始人們更是呼天搶地的跪喊。
人是感情生物,大家也知道原始人們的心意。
可是,兩個文明終須一別。
學者們看著一群原始人慢慢成長,他們都知道這些人還將承受無數的風雨和災難。如果說眼前是一個新文明的雛生,那它還需要更多的煎熬與磨礪。自己一群人以‘神降’方式提供幫助僅僅讓它更順利一些,或者稍稍加速了一點。
最終離別。
很快。
空島方舟傳送回到蓋亞星,唐士道再度進入休息。
在睡眠中,唐士道發現還能‘看到’那一顆原始人星球,還可以慢慢從那裡接收養份。當原始人把知識傳播其他人,它所產生的效果仍然能被智慧樹吸收。從某個角度看,智慧樹就像在原始人星球‘插了一個眼’,永遠注視這裡的一切。
在休息之時,唐士道也重回魔幻海洋和罪惡星河。只可惜,在這兩個地方無法獲得知識。
隱隱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