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一開始,想要停下來就困難了。
畢竟罪惡星河的勢力太多,背後支援的人無數,再說誰都不想退讓這片地方。不得已,各大軍團只能死拼到底。唐氏企業在罪惡星河也算大名鼎鼎的集團,但唐士道從來不涉及高階星艦的研發,只佔了中低端的軍火市場。
所以,戰爭一開始沒有唐氏企業的份。
只不過。
一艘星艦的毀滅可能只需要一記魔能炮,相對總值一艘星艦的單兵機甲和能量槍械,那貨量足夠打上好幾年大戰。當主流的星艦列陣,對轟,毀壞,消耗,很快大家都損失慘重了。
然後。
戰爭再一次需要士兵和機械人戰士上陣。
因為唐氏企業研究升級過單兵飛行機甲的技術,機甲士兵在戰場上的作用也不小。
現階段仍是星艦的主場。
艦戰過後,小規模戰鬥才是‘機甲步兵’的對抗。偶爾,當刺客機甲入侵星艦,搶奪駕駛權,大家開始意識到這種微不足道的機甲兵還有大用。雖然機甲兵不能墊定勝局,卻能不斷騷擾對方,為己方爭取更大優勢。所以,唐氏企業的訂單迅猛增多。
慢慢的。
戰爭越演越烈,打紅了眼的各大勢力都有心想來一次大洗牌。
這時候。
如同唐士道所意料的,那些幕後黑手再一次伸手罪惡星河。他們為各大軍團提供大量資源,全部都有意在這次事件進行一次洗牌,好讓自己更可能找到最終的遺寶。
檢視各大軍團的變化。
唐士道意識到兩件事情:一,使徒們不是同一條心。每一位自稱神靈的豪強都等於一個國家,他們之間可能會合作,但絕對不會親如手足。所以使徒們看似合作,實際上就是競爭者。畢竟遺寶只有一份,誰都不想放棄。
第二件事,法師網對此事也不是熟視無睹。
根據資源部收到的訊息,當海盜們大量運來資源之時,罪惡星河的入口曾經發生過十幾次超大規模的破壞。這不是搶劫,對方完全毀滅了所有的東西,包括星艦和資源都一點不剩。
毫無疑問,這是法師的手法。
唐士道猜想大概是某些法師不想罪惡星河輸入太多資源,引發更大混亂。他們‘路過’或者針對最大批次的資源下手,動手揮散這些星艦和資源。這些法師肯定都是大能,他們都沒想搶這點東西。
因為出現這種情況。
神靈們的使徒只能小批小量輸送,避免被法師們一巴掌拍散。
戰爭持續。
各大軍團的星艦越打越少。
由於生產工廠破壞,再建造也越來越困難。慢慢的,中低端的武器變成了主流。小戰艦,單兵機甲,機械戰車,總之唐氏企業的存在越來越重要。隨著戰爭擴張,唐氏企業很快變成了最大的軍火供應商。
這時候沒有人注意到,現在正陷入一個奇怪的迴圈。
各大勢力交戰,戰爭造成損失。
使徒輸送資源,唐氏再造武器。
然後,各大勢力繼續交戰。
隱隱中大家都感覺這像是一個漩渦,大家不斷投入生命與資源,不斷投入財富與力量。然而,沒有人想要放棄,仍然繼續尋求勝利。唐氏企業也災禍不斷,一些失利或者沒錢的軍團不斷偷襲搶奪,從這個最大軍火商身上割肉。
還有一點奇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