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他才啞聲問道:“...那最後一個呢?”
“這個人看似最乾淨,但也不能排除嫌疑。”顧淮舟抽出編號35,名為陳風的資助者的資訊遞給顧文韜。
顧文韜接過檔案,仔細看了一遍,皺眉說:“這個人12年前就去世了,他死在五月份,而淮安他們出事是在九月份...”
顧文韜緊握著資料,提出他的疑惑:“這個人哪裡有問題?”
“有沒有問題暫時說不準,但黎熹提出了一個想法,讓我覺得荒唐的同時,又莫名地忍不住相信。”
“哦?”
顧文韜問道:“黎熹是怎麼想的?”
“黎熹覺得這個35號陳風,他的死也許是提前部署,為的就是將自己從五個月後的綁架案中完美地摘出去。”
“他的死因是山體滑坡被掩埋身亡...”
“這代表著兩種可能,一,他真的被埋下了泥石流中,挖不出來了。二,他根本就不在裡面!”
顧文韜豁然抬頭,震驚地說:“竟然是這樣。”
“不愧是熹丫頭,她腦子裡的想法千奇百怪,還真想不到這個可能。”
轉念想到黎熹是七日魘的創作者,顧文韜又不覺得奇怪了。
因為他之所以會被七日魘所吸引,正是被反轉不斷的懸疑故事所吸引。
至於那畫風,他一把年紀了,看起來其實有些眼疲勞。
“那你重點查過這個35號沒?”
“查過。”
“查出什麼來了?”
顧淮舟神情莫測,他說:“這個陳風出生就被遺棄在孤兒院門口,被孤兒院收養了兩年就被一對夫婦給領養。”
“但這對夫婦在領養他的第三年,就生了一個兒子。沒多久,陳風就被拋棄到了東洲市的街邊,成了一名流浪兒。”
“在流浪期間,陳風差點被人販子拐賣,是被一名好心市民發現,並重新送到了另一家孤兒院。”
頓了頓,顧淮舟又補充一句:“這個好心市民,正是陳如東老先生。陳風這個名字,冠的也是陳老的姓氏。”
查到這一點,顧淮舟更對陳風之死存疑了。
顧文韜出神地問:“有這個孩子在孤兒院時的資料嗎?”
顧淮舟表情莫測搖了搖頭,他說:“收養陳風的那家孤兒院,在八年前發生過一場火災。好巧不巧,檔案庫都被燒了,已經找不到那些孤兒的資料了。”
“褚旭去陳風念高中的學校調查過,得知陳風聰慧過人,他接連跳級,年僅15歲就以高三保送生的身份前往德國去學習。”
“學校那邊也沒有太多他的資料,只有他入學時的資料,以及出國申請表上的寸照。”
顧淮舟將僅有的兩份資料遞給顧文韜。
顧文韜扶了扶眼鏡,盯著寸照上瘦瘦巴巴的小少年,若有所思地說:“這孩子還真是瘦啊...這麼瘦,不像是兇手。”
顧淮舟沉吟道:“這些照片是他15歲那年的,綁架案發生的時候,他都20出頭了。”
“五年時間,也足夠讓他蛻變得高大成熟。”
“爺爺,直覺告訴我,這個陳風很有問題。”
顧文韜摘下眼鏡,苦惱地呢喃道:“可,他若是還活著,會在哪兒?又成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