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末,長公主一家出門了。
勝利大軍也在這個時刻向皇城進發。
鎧甲加身的鄔二郎,騎在棕色的大馬上,左手執韁繩,右手持虎頭槍。
威風凜凜,氣宇軒昂,迎著朝霞騎著馬,按照禮部要求的速度行走。
鎮國公在頭,他在後。
鄔二郎身側跟著陸臨之和燕瓊山,俱是一副英姿颯爽氣拔河山之態。
陸臨之和燕瓊山雖然從軍比鄔二郎久,但也沒有經歷過如此隆重的班師回朝儀式。
不但要按照一定的速度行進,算著時辰進京,佇列也有要求。
鎮國公嫡系的將領都在他們身後,可見,這次他們仨的功勳朝廷非常認可。
尤其是鄔將軍,他們倆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雖然燕瓊山被鄔二郎冷落了半個月,但是並不損他對鄔將軍的敬仰。
他年紀比鄔順大六七歲,但是論膽色,論行軍打仗的技巧和對敵的精準判斷,他不如鄔順。
鄔順這名字可以嚇跑大蒙軍,其他任何人可沒有這本事。
這就是顯而易見的差距。
此時陸臨之有些激動的說道:“我從軍六年,還沒見過皇上,這回得皇上出城來接,我這心口有點按不住的跳。”
“陸將軍,你心口不跳那就麻煩大了。”燕瓊山樂呵呵的打趣道。
他見過幾次皇帝,皇帝派他帶兵去成陽關增援鄔將軍時,還親自接見了他。
要求他務必以最快速度趕到成陽關,把六萬騎兵交給鄔順將軍,由他指揮作戰。
他做到了。
如今得勝歸來,燕瓊山不負皇上重託,其實他也心潮彭拜。
陸臨之不過是想表示一下激動之心,被燕瓊山這麼一打趣,他也笑了,“沒想到我也有面聖的一天,呵呵呵!”
“皇上是位有能明君,不但有治國大略,還英明寬厚,你們別太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