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者,迎戰不但要想著儲存自己,還要儲存跟隨自己的將士。戰爭不是個人之戰,而是團隊之戰。
將領的決策關乎著無數人的生命,要考慮的事情豈能是從自身出發。
做決策的人必須方方面面都要想到,不能個人英雄,杜絕僥倖心理,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萬無一失,才有長勝的可能。
封秉淵在那一刻悟了。
悟了的封世子,在方明旭棺槨前跪了整整一夜。
鄔二郎之後不願意再見到封秉淵,即使封秉淵想請教他為戰之事,他也不見。
在眾人眼裡言語不多但脾性挺好的鄔將軍,第一次發了大脾氣。
執拗起來連鎮國公都不好為自己兒子求情。
可見方明旭對於鄔將軍的意義有多重。
只見過兩次面的情誼,卻走過了一輩子。
今夜出征,鄔二郎坐在營帳裡,擦拭著方明旭的柳葉銀槍。
槍頭寒光暗閃鋒利異常,槍柄傷痕累累斑駁坑窪,卻絲毫無損這柄槍的銳利氣勢。
這是把迎戰了無數敵人的功勳之槍,它的主人已命喪沙場。
但是,這柄槍不會封刃!
鄔二郎握著槍的手爆起了青筋,那是無聲的誓言。
陸臨之進來看到案板上的飯都沒動一口,有些擔心的勸他:“鄔將軍,人死不能復生,你要節哀,這兩天你都沒吃多少東西,今夜行動可餓不得。”
“嗯。”鄔二郎應了一聲,閉上酸脹的眼睛,把情緒壓置一角。
然後把銀槍豎在自己的虎頭槍一側。
當時定做虎頭槍是因為仰慕方將軍的英姿,其實那時可能就有了從軍的意想,只是自己並不明晰。
剛從村子裡出來的小子,沒有深刻的思想,只懂得過好眼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