綰娘聽了鄔二郎這趟知州府之行的經過,也覺得這位柳知州人品挺正。
“知羞而警醒,不掩蓋事實,還能以此為戒,柳家有柳大人此等人物,日後定能歸正興旺。”
別的人她不知道,但柳採茹心正且誠,大智若愚,不失磊落風範。
若是柳家的繼承人也能秉持柳知州的品性,柳家不會被柳採菲過多影響。
嫡子才是決定家族興旺與否的重要繼承。
經過這一遭,柳家那個公子哥恐怕要經歷一番地獄式的修正。
塵埃落定,華家人終於能安心經營事業。
找了個空閒些的日子,鄔二郎和華漢要出城去打獵,說打獵,其實是想出去松筋骨。
這兩人都好幾個月沒放鬆過了,家裡人也樂意他們歇一天去撒野。
為方便出行,現在家裡置有兩匹馬,鄔二郎和華漢一人騎一頭大馬,大清早的各拎一袋周大娘做的烙餅就出了門。
這麼冷的天,天上還飄著小雪花,這兩人卻興致勃勃的出城。
華漢的馬背上還掛著幾個水囊,打完獵,他們還得順路去影壁泉打泉水回去煮茶。
再次來到觀音寺,原來那個看馬和馬車的姑子不見了,換了兩個孩子在看守。
這大冷天的也沒幾個人來打水禮佛,那倆孩子看到他們到來,立馬熱情地過來幫忙牽馬。
“兩位大爺是要去打水還是打獵?山上路滑可要小心些。”看樣子才八九歲的孩子很是細心的提醒兩個大人。
華漢有些好笑,“怎麼是你們小孩子在這裡看守,那些姑子呢?”
“姑子要禮佛,這裡都是我們照應堂的孩子來看了,得的錢銀都是我們照應堂的。”那兩孩子很高興的說道。
咦?有這改變?
鄔二郎也驚訝。
一打聽之下,才知道有官府的人來整頓過觀音寺,不允許那些姑子苛待照應堂的孤兒。
而且分出看守車馬的收益歸照應堂所用,這裡的孤兒再也不是吃野菜糊糊度日。
每日有稠稠的米粥吃,偶爾還能吃到幾頓乾飯,比以前的日子好過很多。
而且姑子們也不敢拿生病的孩子騙香客錢財了,官府有人定期來檢視,一旦有人舉報,姑子就得受懲罰,甚至被驅離寧州府。
這一整頓後,這裡的姑子都老實了好多。
這可真是善意積福之舉。
不但讓流浪到這裡的孤兒住有屋食有粥,還能約束犯惡之人不再肆意妄為。
是誰注意到這裡,為這裡的孤兒伸張正義?
鄔二郎和華漢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人。
“是柳二小姐!”
當日柳採茹見到阿朵和阿寶,知道他們的來歷後,就不停的問他們在觀音寺的事,聽到可憐處還抹眼淚。
他們兩個大人在一旁忙活,也沒安慰她。
這種事在他們看來到處都有,沒什麼稀奇的,遇上了就幫,但真幫不了那麼多。
倒是阿朵阿寶看她哭,還安慰她好久。
那小姑娘當時就說要嚴懲那些壞心腸的姑子。
沒想到,她還真說到做到。
柳二小姐肯定是告訴了柳知州,由知州大人出面來整頓一番,這裡才有今日這樣的光景。
也就他們才有這個能力做這些事。
喜歡娘子她嬌美動人請大家收藏:()娘子她嬌美動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