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寄予厚望的女兒,氣度連一個醫戶之女都比不上。
性子還這般的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是。
鄒博元想到知府大人的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等性子,怎能載舟,只會讓他好不容易博出來的前程充滿不定因素。
鄒同知只要延伸去一細想,後背就沁上了冷汗。
沒有什麼比自己的仕途更重要!
若是沒有知府大人的支援,就算他強行攀爬,也只會落得粉身碎骨。
他沒有冒險的資本。
心中頓失一枚棋的鄒同知,不再理會女兒的任性抗議,直接讓人送她回府。
華氏醫館有驚無險的躲過一劫。
定案又翻案,最後無罪回家,繼續開門營業。
而誣陷之人卻鋃鐺入獄,重判重刑,此事在城北正大街一下就傳開了。
知府大人給謝雲舒賣了個好,華氏醫館出自京城太醫世家也被人傳了出去。
華氏醫館遭此風波後,生意絲毫不受影響,反而日見客盈。
街坊都說他們是因禍得福了。
但華家人知道,有謝家暗處的人盯著,又得罪了同知府,他們的處境並不樂觀。
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隨時都要擔心別人的報復。
畢竟這些權勢要作踐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
經過此事,這樣的認知比任何時候都強烈。
綰娘做起了繡活,早上大半個時辰,午後大半個時辰,不能超時。
家裡人都監督著她,怕她累著還沒完全康復的身體。
其實以家裡現在的收入情況,她不做繡活也沒關係,至少一般的燕窩都能吃得起,只是擔心她會覺得日子無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