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老太太被兒子說得越發的心焦:“二郎這廢物一點用也沒有。今兒不是出門了嗎,死哪裡去了,怎麼還不去華家把人接回來?”
三郎壓著情緒說:“娘,你就別再罵二哥了,現在指望著他把人接回呢,要是把他罵得又犯渾,喊著要和離,還過不過?”
都摸到富貴邊了,要是他娘再搞砸,他娘不瘋他先瘋了。
大郎也說:“娘,你就忍一忍吧,別罵了,別人都恨不得鄔家接不回人呢。”
識時務者為俊傑,大郎認為對二郎溫和點,這樣才能哄得他聽話。
兒子話裡的怨氣鄔老太太怎會聽不出,她氣怒:“那怎麼辦?難道要我去求她回來嗎?”
三郎眼睛一亮:“這個可以,娘,你出馬肯定能成。”
大郎也緊隨:“如果婆母去請,做兒媳的肯定不會駁你的臉,說不定馬山就回來了。娘,只要她回來就是我們鄔家的媳婦,誰也搶不去。”
一個什麼都不記得的外來貨,隆重到要婆母出山去請,蔡氏內心甚是不屑。
只是全家都巴望綰娘帶來富貴,就算再不屑,她也不敢在興頭上潑冷水。
有了蔡氏出聲就被斥的先例,鄧氏更不敢摻和。
何況昨夜三郎已經跟她說過,以後對二房好一些,寧可得罪娘也不要得罪二房。
三房的富貴榮華要跟二房一線牽呢!
兩個兒子居然都叫她去華家服軟,鄔老太太氣極:“我是她婆母,怎麼能讓我做小伏低去求她回來?”
三郎說:“娘去不是做小伏低,是屈尊降貴,這樣做才有分量,看到你去,說不定華家還會幫著勸二嫂呢。”
本來就是老孃得罪的人,自己去求和,不是正常的麼。
鄔老太太氣得跳腳:“狗屁屈尊降貴,我是她婆母,那有做婆母的去跟兒媳求和,什麼餿主意。不孝子,就不怕天打雷劈啊你們?”
大帽子一扣下,大郎和三郎俱出不得聲了。
焉下來的兩人心裡都是憤懣不滿。
要不是做婆母的做人太霸道刁橫,富貴兒媳怎麼可能會走,事情是老孃鬧出來的,現在卻不肯去追補。
去一次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