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裝車的時候,秦起回了趟院子。
“柔兒,我之前裝地契那幾個罐子呢?”
林若柔此刻正在家裡梳理賬本,聞聲立刻起來。
“我又埋回去了,還在老地方。”
秦起誒了一聲,拿起鋤頭就朝著後院走去。
那罐子裡裝著的,可不只有地契,還有別的東西。
遙想秦起當時去火燒賭場,離開時可不只是帶走了賭場裡面的錢,還翻出了大量的立契借條。
畢竟賭鬼又不止前身一個,這些東西秦起想著留著日後或許有用。
這些借條大多都是安康縣本地人的,其中就有一部分跟富隆信相關。
富隆信只是一個小商會,做起來不過十幾年的事兒,能在短時間之內起來,跟找賭坊借貸有很大的關係。
光是賭場裡面立契的借條,賬面上就超過了五千兩白銀。
而為了借這筆貸,富隆信抵押的,正是商會的地皮!
當然,不只是如此。
除了地皮,秦起還有一手殺招。
刨地找出借條跟抵押字據後,那邊的鹽也裝得差不多了。
秦起又去校場點了一百鄉軍隨行,加上張凌嶽,便朝著安康縣出發了。
畢竟張凌嶽曾在安康縣當差,有他跟在身邊,對方也不敢隨意跟自己翻臉。
就算翻臉不認,自己還有一百鄉軍,隨便衝他丫的。
這就是實力的好處!
來到安康縣,守城的兵丁一看是鄉軍,看也沒看就放了進去。
“咱們不是去富隆信嗎?”
眼看秦起帶著牛車忽然拐了個彎,張凌嶽奇怪發問。
“不急,先轉轉富隆信在縣內的地產,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在情報蒐集這塊,秦起主要是依仗兩個人。
跟軍戰有關的,基本上都是交給李蛋去辦。
而像這種情報,那靠的都是自己那個走南闖北的老丈人趙明河。
根據趙明河調查送來的資訊,富隆信商會的生意只在安康縣本地,涉及三個行業。
分別是布、米、鹽。
這三個行當,都是民生相關,就算賺不了大錢也能保本。
富隆信的米行秦起最熟,畢竟之前買米的時候去過幾回。
至於布行和鹽行,秦起都沒去過,這次也就順道過去溜達一圈。
富隆信三家商店的價格都普遍便宜,雖然其中有些產品質量較次,但物美價廉之下也有受眾。
當初買米時,秦起就去富隆信買過一次,便再也沒去的緣故,便是因為他家的雜米中,還摻雜有不少秸稈石粒沒有弄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