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二品境圓滿,大聖之境的修士,只是聽一遍,他早已將整首詩記於腦海,並與他腦海中,那些殘句片段一結合,這首令他魂牽夢繞數年得詩詞,便浮現於眼前!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口中緩緩吟誦著這首詩,一點淚滴竟不自覺從眼角滑落!
這首詩詞,太美妙了!
這片詩詞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
上篇望月,既懷超宜興致,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
下篇懷人,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
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
他乃大荒世界以詩成道之人,腦海眾,頓時理解了全詩意境,也正是因此,文氣勾連,他更是尤受感動!
感動之餘,許悠再次她眼中,夜更是深不可測!
他們詩仙殿,自問乃是大荒詩詞一道的至高巔峰,誰料,一首他們詩仙殿苦思而不得的詩詞,卻被許悠隨口誦出!
這位許悠,到底什麼來頭!
心懷不解,感動,震驚等諸多情緒,詩仙大聖不由語氣顫抖這,問了出來!
“許……許悠先生,這首詩,你……是如何知道的?”
許悠抬眼一看,似笑非笑,只是抬起一根手指,指了指手中天機幡!
詩仙大聖隨著許悠的手指一看,一個長幡,無甚出奇,再往上看,幡上白布上,似乎有字?
白布隨風飄搖,隱隱約約露出了布上所寫之字:
一面是兩個蒼勁古篆:天機!
另一面,最上方是一行橫著的蠅頭小字:
觀天地,察蒼生,窺陰陽,探十方!
中間則是兩行豎著的大字:
天下無人不可測,天下無物不可量!
隨著白布的飄搖,再詩仙大聖的感官之中一股莫名的道韻流轉,長幡一丈之內,捲起無形氣流!
詩仙大聖不由張大了嘴巴!
“天下無人不可測,天下無物不可量!”
太狂了!實在是太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