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些基礎的味道之後,普通的菜品在我嚐起來就是在這些基礎上的延伸的味道”
“嘗過一次,我就能分解出來,重現這些普通的菜品”
“人的味覺就止於此嗎?就只是這些基礎味道的排列組合?”
“那時的我不懂太多,以為料理就是這樣了”
“直到有一天我吃到了一家開了五十多年的餐廳的菜,那位廚師已經七十多歲了,那時的我也已經小有名氣,他為我做了一道簡單的炒飯”
“普普通通的炒飯,我竟然分辨不出來其中的組合!”
“我能嚐出其中的味道,但我卻無法形容!”
“是語言的問題,還是舌頭的問題?”
“我思考許久,最終得出是語言的問題,普通人只能嚐出甜、酸、苦、鹹這四種基本的味道,人們的語言也只是從這四種概念出發,而我嚐到的那種味道,它不在普通人的味蕾之中,受到普世教育的我自然找不到可以形容的詞彙”
“但是這種味道的的確確的存在,我記住它了!”
“我分辨的出來!”
“現在你喝的‘五寶湯’就是這樣”
門淇用著期翼的眼神看著高天明,似乎想讓高天明像自己那樣,嚐到這種特殊的味道之後將美食獵人作為自己的追求。
然而結果可能會讓門淇失望了。
高天明想的是自己是真的因為沒有相應的器官而無法理解樹木,大地的資訊,還是像門淇那樣是因為自己接受的教育中沒有這種能夠闡述他們資訊的詞彙?
語言是意識的外殼,前世使用的是漢語,學過英語但是不精通,此世學的是獵人通用語。
無論怎麼轉換他都找不到他們給出資訊的準確形容。
原來自己的心也被語言這個外殼給限制住了!
缺少必要的感官,缺少必要的語言中介,即使自己在某一天給自己的身體按上了某個特殊器官,自然能獲取其中的資訊,但是如何清楚的描述這種資訊也是需要解決的。
自己需要的是一全套相對應的設施,而不只是某種感受器官就能解決的。
意識到這一點的高天明豁然開朗。
接著高天明用勺子盛出一塊肉,看了看,分辨不出來是什麼動物的肉,管他呢,開吃!
粉嫩,多汁,有點像蟲子的肉?
前世的高天明吃過烤螞蚱,烤知了,它們的味道都非常獨特,但這明顯是某種動物的肌肉吧,還是燉出來的?
高天明有點疑惑,先不管它了,‘五寶湯’從名字來說應該主要是五種食材,這才是第一種動物。還有剩下四種,接著吃!
翻動勺子,找到了另外一種不同的肉,這種肉放在嘴裡明顯比之前的肉要有嚼勁一些,有種膠質與肌肉連線的感覺,有點像牛筋肉,但比牛筋肉容易嚼。這個也不錯!
再翻動一下,找到了一塊呈現乳白色肉,看著不像是脂肪,肥肉,因為上面佈滿了筋肉的紋理,但是撈起來後的那種彈彈的感覺,又有點像。
這塊肉一放進嘴裡,高天明就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做入口即化,高天明咂了咂嘴,覺得自己現在就像西遊記中的豬八戒,還沒品出味道呢,人參果就沒了。
高天明接著在碗裡用勺子撈了撈,發現並沒有其他種類的肉了,這一碗恰好只有這三寶?
喝完這一碗,高天明接著又去打了一碗,直到第二碗喝光,高天明確定裡面總共就這三種肉。
不對啊,五寶,五寶,最起碼不應該有五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