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早已沒落,武術家的地位一代不如一代。
在華夏那邊,都淪落為賭錢的工具。或者是用來解決兩個公司之間糾紛的樞紐,利用兩個強大武者之間的勝負來決定利益的分配。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可是卻也沒有人能夠改變。
在古代好歹還有一個武狀元,可以功成名就,上陣殺敵,而在現代那些真正的競技專案完全都不是國術,而是各種規則限定下的拳術,只能用來來表演,進行商業性質的彙演。
和諧社會,國家也不希望看到國術發展,俠以武犯禁,這對社會治安很不利,有人不希望看到的那一幕。
和平年代不需要那種強大的人物。
和平年代是普通民眾的幸福,對於強大的武術家來說卻是一種悲哀。
不過這也是武術界的通病,沒有誰能脫離社會,脫離國家。
武術家也是人,也要吃飯、睡覺,也有親人、朋友,沒有無敵的人物,就算無敵的人物也有弱點。
越是強大的武術家,越是脫離不了這個圈子,強大的武術家只能報效國家,或者被國家監控,沒有第三個選擇。
張亮想的有些多了,不過現在的他還沒有到那種地步。
他掩飾的很好,沒有展示太多了的超凡之處。
現在他要離開了日本。要去尋找新的挑戰,在這裡他已經難已接受挑戰,沒有了一點壓力。
即使是號稱日本第一武術家的伊賀源,對他來說也沒有多大的壓力,之所以想要挑戰他,只是想完成一個心願,得到一個所謂的第一人的稱號罷了。
文物第一,武無第二。
任何一個武術家都想得到天下第一的稱號,這是任何人都擺脫不掉的慾望。
誰心中沒有一個天下第一的夢呢?
而現在既然伊賀源避戰,張亮也不強求,這些都沒有意義,在閉門不出的那一刻,伊賀源就已經失去了銳氣,只是一頭病貓。
連挑戰都不敢接受,在張亮心中,伊賀源早已不是天下第一了。
不過張亮沒有選擇去美國,那邊強者太多,各式各樣的英雄人物都在那邊落腳。
他的心態還不夠強,沒有無敵志,肉身強大到不像話,但精神方面還差了很多,達不到秋風未動蟬先覺的地步,很多東西不能提前躲避。
而美國那邊武器動用太多了,很可能出問題。
磨練武術不等同於找死,武術家對挑戰都十分慎重,一旦遇到挑戰,除非同門師兄,不然都是生死相見。
尤其是公開的擂臺比武,更是慎重之極,不敢有絲毫閃失。
在公開場合輸了一招,便一輩子都要被那個人壓在身下,一世都抬不起頭。
都如同王超與廣東三虎之一的張震比武。
張震輸了一招,即使是因為場地因素,但同樣是輸了。
即使他當時比武沒死,他也沒有選擇茍活,而是直接跳海自殺。
因為王超當時就是一個無名小輩,張震已經是成名幾十年的武術大師,張震丟不起那個人。
當時做見證的有很多武術界前輩,他們都有能力阻止,但都沒有去做。
這是一個武術大師的氣節,雖然張震是被逼無奈,企業破産,被迫來到擂臺之上。
可是既然上了擂臺,有公證人見證了,無論勝負如何,敗了就敗了。
日後有人說起,都會說廣東三虎之一的張震居然連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都打不過,廣東三虎是不是圖有虛名?
或者說,張震是一個欺世盜名之輩?
張震是用自己的死儲存了自己的氣節,和一個作為武術家的尊嚴。
而作見證的武術界前輩,他們知道這裡面的條條框框,就下張震,就是給張震折磨,同時也是對他們一種折磨,落了他們的名聲。
落了全體武術界的名聲,因此說他們甚至樂意看到如此,雖然這是一種悲哀,但,無法改變。
張亮如果現在去挑戰美國頂尖的國術大師,結果可能會悲劇。
因為那些人物都是社會黑暗面,為了維護臉面,出動強大的火器是很有可能的,這不是武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