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就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
想到就去做,張亮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之前擔心王超的比武一直沒有離去。
而現在王超的武學境界極高,比武的勝率極大,張亮呆在這裡也改變不了什麼,便有了離去的想法。
王超對此極其不捨,但沒有挽留。
他知道,張亮同樣需要磨練拳術。
這次張亮選擇了出國,國內高手是多但都要注意分寸,國術高手的關系實在是錯綜複雜,每一位國術高手都有不小的能量。
如果在張亮比武中失手將對手打死,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國術高手的身邊都是有一大堆的弟子,勢力極大。
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拳師的弟子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職,就連許多國術高手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職,這對於張亮來說很不利,要知道張亮在這個世界只是一個窮屌絲,沒錢沒關系,苦逼得很。
所以他選擇了出國,在國外他就沒有這種煩惱,以他的身手可以隨意挑戰各路高手,他的第一站選擇的目標是——日本。
日本的武術家極多,雖商業化極其嚴重,造成武術流於表演,但還是有許多高手苦練武術,功夫極高。
且張亮對有日本第一高手之稱的伊賀源十分好奇。
想要與其較量一番,分出個勝負。
在國內張亮有所顧忌,在國外就沒這個想法了。
華夏好歹是自己的祖國,如果在國內擊敗太多高手,對於與張亮處在同一層次的高手,張亮一般都無法留手,如果將對手擊殺對國內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日本的武術界和韓國一樣,都已經商業化,表演化了。
可是和韓國有差異的是,日本也有一大批重視實戰的武術家能手。因此,日本的武術搏擊技術較於韓國還是要高一些,國術高手也更多。
日本的空手道同盟在七零年就已經興盛起來,和韓國跆拳道同盟一樣,生長到了世界各地,在西歐一些國家佔有很大的市場。
每年締造的收益成百上千億,而華人武術家基本不會去表演,或者說能打的都不會去表演。
真正的武術大師,都有一定的身份,根本不會去參加一些商業性質的表演。
這樣一來,一些注重表演性質的武術家興起,傳統的中華武術反而就沒落了。
這是一種悲哀,中國號稱文明古國,世界更是皆知中國武術,可惜現在卻連日本都不如。
張亮對於日本武術界也有一定的瞭解。
日本武術,除出熟悉的空手道,劍道,柔道,合氣一些門派後,武術世家也是不少,最為有名的自然是柳生家,宮本家,船越家,大山家,宮城家,伊賀家等,日本沒有經受過革命,世家源遠流長,皆習練武術。
一代代生長傳承,又在歷代潛入中國偷師學藝,無數技巧,種種精華早已經生長得很是完善了,甚至現在華人武術界失去的許多技法,都能在日本找到。
現在的日本武術界,絲毫不比華人武術界差。
而且日本注重磨練苦難,很多武術家都經過極其殘酷的訓練,活下來的都是天才,沒有經過考驗的都已經死去。
日本的能手許多,大多數家族的家主,都是暗勁高手,像柳生家族的族長柳生水明,兼煉空手道,合氣道,柔道,尤其精擅形意劍術,大成拳,武功比出徐震還要稍微硬朗一點。
不過張亮對於這些反而十分期待。
高手越多他反而越是喜歡,只有足夠多的對手,才能磨練張亮的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