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忽然降了一場薄薄的雪,雖然不曾影響到人們的正常出行,但還是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氣溫驟降,讓準備不足的百姓們一下子遭受了困難,取暖一向是貴人們的特權,木炭作為緊銷品價格一連翻了幾番。
劉宅從上到下,也裹上了棉衣,就連一百多號的府兵,劉華也發了過冬物資,可擺在眼前的取暖問題必須要解決,畢竟已經零下十多度了,再持續下去肯定會凍死人。
兵部的李靖對於劉宅那邊的作坊交付的第一批弓弩非常的滿意,不僅僅做工精美,最重要的是質量上乘,就連他都挑了一把強弓作為收藏。可是今天……劉華忽然派來人告訴他,這個月不會有成品交付。
李靖當時就不幹了,跑去戶部發了一大通的火,折騰的李道宗憤怒的找劉華算賬。
“小子,戶部沒少給你錢,為何?”李道宗壓根就不忍著,估摸著和李靖互毆了一番,不然臉上怎可能有淤青。
“什麼為何?”劉華道:“每個月給三百把弓,兩百把弩,還不夠?你們就不怕噎著?”
“軍需物資,怎可嫌多?”
劉華道:“你去看看吧,工坊的人還忙著呢,有些時候,把自己的衣食父母也當回事。”
李道宗雖說心有不快,可還是去了一趟工坊,當問明白生產出的東西之後,他沉默了。
那玩意叫爐子!
用鐵皮捲了的玩意叫火筒,說是排煙用的。按照工坊裡的匠人解釋,是用來燒石炭的。李道宗立馬就清楚,劉華的目的是解決取暖問題。
木炭的工序實在太多了,加之需要大規模的砍伐樹木燒製,又得到的成品太少,導致現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最可氣的是……長安城中的木炭商人為了斂財,已經大肆的開始漲價了,就連他這個郡王,也不可能奢侈到連家裡的下人們都用上。
或許是劉華給他灌輸的思想久了,從而也讓李道宗對待府中的下人們比較仁慈,至少不像其他的府邸,動輒打罵,甚至打殺。
李道宗糾結了,軍用和民用之間,作為一個官員,其實應該將重心放在前者上,但他清楚……這事兒在劉華面前是沒得談,那小兒從來就不將這些當做道理,說多了反而只會讓那小兒撂挑子。
在看完這一切之後,他第一時間進了宮,在皇帝面前就是一陣抱怨,將工部說的是一文不值,毫無作為。
得!
工部尚書段綸又被拎了出來,然後被皇帝一頓懟。
“朕看工部當真也沒存在的必要,既然如此,就讓那些人回家吧!”
也不是說李世民失望,這一場雪下的太早,怕是已經凍死了人,而工部的人除了添亂之外還能做什麼?
包括杜如晦之前說的話,讓李世民意識到,劉華那娃從來就沒有因為自己而瞎折騰,只是自己頭髮長見識短了,各種的防備下,導致天花蔓延肆虐,而無藥可醫。
這些都是他李世民的過錯,可是……皇帝有錯,只能是下面臣子揹著,於是工部頂缸。
段綸的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彌勒佛一樣的性格總是笑臉相迎著任何一個人,膽小甚微的不想得罪他人,導致整個工部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