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歪理學說,郡王怕是從劉華小兒哪裡學來的吧?本官認為,此事不可信!前些日子那小兒治療杜相出現了亂子,如今杜相生死不知,若不重懲難以服眾,如今又拿他的話來搪塞,郡王……這乃欺君之罪。”
道貌岸然的君子站了出來,大聲的反駁道:“陛下乃是天子,若是天降懲罰,預示這天子失德!這等無稽之談,真是拾人牙慧。本官且請教郡王,如此大肆渲染所謂的蝗災,要擲陛下於何地?”
“天下大勢,無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突厥小兒當初欺人如此,若不討伐,又該讓世人如何評價陛下?”
“臣附議!”
“臣附議!”
……
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比起預言成真,突厥的問題反而成了小問題。代表著山東那一派的人明白一點,那就是……儒學才是統治這個國家的根基,哪怕之前的科舉無疾而終,成了世家門閥競逐的工具。
李世民沒有說話,可目光變的冷冰冰的。
“陛下,此事不容小覷。”長孫無忌當不成菩薩了,朝堂上這些人的聲音實在太大了些,仍有他等繼續扯下去,結果只會是不了了之。
“魏大人曾言,民為水,君為舟。若朝堂在知曉的情況下不作為,無疑與之背道而馳。”長孫無忌看了魏徵一眼,仿似再用眼神說:“老魏,這話你說過吧?”
魏徵的鬍子抖動了下,重重的哼了一聲。
他又不是傻子,咋就不明白長孫無忌這般說的意思,這就是逼著自己站出來。
“不管這預言如何,如今蝗蟲氾濫乃是事實。從江南道和蜀道運出糧食,是遲早的事情,一來以備不時之需,二來也可以讓戶部做個緩衝,以防對突厥用兵而後繼無力。”
長孫無忌列出了兩個運糧的好處,無論從那一點,都是好事,若是還要阻止,那麼……你就是別有用心了。
李世民這才點了點頭,道:“那就如無忌所說,此事全權交於戶部處理即可。”
“臣領旨!”李道宗站了出來,領命!
“還有其他事情麼?”李世民掃視一圈,問道。
“陛下,臣經過深思熟慮,為了將此次災難的程度減小到最小,請陛下下令,再過幾日進行收割。”
“郡王,你這要求是在太過了!”那姓吳的官員站了起來,道:“如今距離莊家成熟,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此時收割,無疑是在斷那些人的活路,這是官逼民反。”
這個要求太過於無理,甚至連李世民都覺得李道宗都有些過了。
雖說蝗蟲的災難已經基本上確定,但是……讓整個中原地區在此刻收割?糧食尚且還沒成熟,這不就是在斷他人的活路麼?
皺著眉頭,他在等李道宗的解釋,可李道宗並沒有再說話。
喜歡我的空間有座城請大家收藏:()我的空間有座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