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何不可?”
張源來輕嘆一聲,“觀公子也是個苦命人,八歲便喪了母親”
李香君也不由得凝神細聽。
待張源來講來,周允兒已是雙眼泛紅。
張源來娓娓道來,“觀少爺九歲那年哭瞎了雙眼,卻在棋局上贏了原少爺,這才得以請我和何兄去讀書.”
“九大姓的人怎如此狠心?定遠侯難道就不念父子之情嗎?”周允兒憤憤不平。
馮雅雅輕嘆一聲:“侯門深似海,世子之爭向來如此殘酷。”
賈瑜心中不禁升起幾分敬佩。
一個盲眼少年,竟能如此孜孜不倦地讀書,真乃自強不息的君子。
張源來正欲說起謝府鴻景院的往事:“觀公子還經常替謝鴻老爺抄寫”
忽然,何孝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
張源來疑惑轉身,頓時臉色一變,連忙躬身行禮:
“羅靜老先生!”
不知何時。
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已立於眾人身後。
他鶴髮童顏,面色紅潤,束髮一絲不苟,眉目之中有著慈祥溫良的神色。
賈瑜等人也不敢怠慢,紛紛見禮:“見過羅院長。”
幾人稱呼各異,其中自有緣由。
何孝與張源來雖中了秀才,卻未曾入任何書院苦讀,故而尊稱老人為“先生“——因羅靜乃是書院教習。
而賈瑜三人稱其為“院長”,則因羅靜更是崇山書院的山長,名滿天下的大儒。
若非告老還鄉,如今該是大齊的戶部尚書。
還是三先生的弟子。
這一重重顯赫身份,令眾人愈發侷促。
周允兒等人得知老人身份,也慌忙見禮。
羅靜卻笑道:“莫要理會我這個老頭子,方才不是正說到謝觀與鴻先生的事?”
張源來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接話。
老人自知身份特殊,也不為難,轉而問道:“聽聞你要回隴西老家?怎麼,這汴京城看夠了?”
張源來聞言一驚,這位大人物怎會知曉自己的打算?
他不敢隱瞞,恭敬答道:“學生確有這個想法.離家已經二十多年,是想看看家鄉的磚瓦。”
“是真心想法,還是不得已的想法,”羅靜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張源來只得點頭稱是。
羅靜捋須笑道:“三先生說你讀書勤勉,待人心誠,更有識人之明若不覺委屈,明日可願來書院求學?”
“這”
張源來眼中滿是不可置信。
三先生竟知曉自己的名字,還親自舉薦他入書院?
他下意識看向馮雅雅,懷疑自己是否聽錯。
馮雅雅握著他的手,眼中盡是欣喜:“張郎,還不快回羅老先生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