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點了點頭,又問道:“唐尚書呢?”
蘇州無奈地回答道:“我們去請了老爺子,不過司馬節度使早就把司馬家的人接過去了。”
老人聞言,輕“呵”了一聲,搖了搖頭。
“這個老東西,狗鼻子一樣,一見事情不對就溜之大吉。”
蘇州神態如常,沒有應答,朝野都知道這位禮部尚書唐子昂和父親的關係非同一般,是多年的好友。
老人抬頭望了望天邊的日頭,聲音略顯低沉:“書院的人,可曾到了?”
人群中,一位儒生恭敬地走出,拱手道:“稟相國,書院的三先生理應在此刻已然啟程。”
老人輕輕頷首道:“他,向來是個守時之人。”
眾人心中瞭然,這個“他”,指的便是那書院中聲名顯赫的三先生。
前些年,大齊朝野上下無人不知那場轟動一時的“三四之爭”。
書院因此決裂,四先生投身朝堂,而三先生則自我囚禁於書院之內,未曾踏出半步。
老人輕輕裹了裹身上的衣袍,緩緩邁下臺階。
“出發吧,莫要耽誤了吉時。”
眾人紛紛拱手行禮,目送老人步入最前方的車輦之中。
隨著一聲抽動馬匹。
“駕——”。
馬車緩緩拉動,沿著青石古道向前駛去。
待到馬車漸行漸遠,眾人才長長地舒了口氣,緊張的氣氛也隨之消散。
蘇府這邊,家眷們或撐著腰肢,或扭動著身子,手按著脖子,實在站的有些累了,開始有了些許的嘰嘰喳喳,歡聲笑語。
眾人陸續登車,準備啟程。
陳九宴卻不急,畢竟馬車足夠,且在汴京,誰人敢阻攔蘇家的車隊?
她心中暗自思量,不知今日能否見到那位謝家庶子。
蘇雲在人群中響起:“瓊宴,來這裡。”
陳九宴聞言,微微一笑,邁步向前走去。
~
趙家,作為九大姓之一。
今日和諸葛和張家家一道去群芳宴。
此刻,趙府門口。
趙家與張家的長輩已坐上車攆,浩浩蕩蕩地前往宴會之地。
只留下三家的小輩和晚來的諸葛家等人,在此接連登車。
提及諸葛家,當今的太后,乃至皇后,皆出自諸葛一門,其勢力之龐大,可見一斑。
更有傳言,當年的太后曾是蘇相的紅顏知己,為其添香伴讀,情誼深厚。
如此一來,諸葛家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比趙家還要強盛。
在趙家的人群家眷之中!
有一位年輕公子眼神抬頭遠看,他身形如柴,錦衣玉帶,腰間又掛著四五個香囊,一張驢臉,臉上敷著粉,臉頰微微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