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學,倒是相輔相成。】
【儒家求積極“入世”,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流芳百世。】
【道家也講“出世”,道法無為,而轉而追求自身,全性而保真,追求虛無縹緲的天道飛昇。】
【一個入世,一個出世!】
【儒道兩家,一個入世,一個出世,都是天下的顯學。而在南方,還有佛國的存在。然而在大齊,獨尊儒術,佛家並沒有立足之地。整個大齊,稱得上佛家廟門的也只有幾處,如京師道的清涼寺和劍南道的玉佛寺。】
【夫子還在大齊之時,大齊每一州道,甚至是大的縣郡,都是有建立書院,其中的院長皆是來自書院先生。】
【大齊足足有七十二出書院,每一任書院長,都是由夫子親自挑選。。】
【七十二書院長,也稱為七十二賢人。】
【在那時,書院長的地位極為崇高,甚至在節度使之上,其中不僅是飽讀詩書之士,還是修為極高之人。】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大齊已不復往昔,十三州道中僅有五大書院得以保留。】
【你輕輕推開屋門,走進落滿清輝的小院。】
【不出所料!】
【在梧桐樹的枝丫上,又立著一位戴著白紗斗笠的女子。】
【你走到院中。】
【女子也輕飄飄而下。】
【這段時間相處,陸華每日都會來院中。】
【你心中還是沒有猜測到她的身份,只是越發覺得她難以揣摩。】
【來自道家三真一門,而且藏身在謝府之中,與謝鴻熟悉。】
【這幾日謝鴻也有遣小廝來,讓你書寫幾副詩句。】
【據說謝家二爺精通百家,尤善儒釋道三家,以這三家學問為根基吃下百家。】
【謝鴻曾經是儒家之人,差一點成為夫子的第五位弟子。】
【如今,又和陸華關係匪淺,常年住在京師道的清涼寺中。】
【“你最近讀的道經如何,是不是覺得茅塞頓開,其中以《南華經》,《沖虛真經》為入門,又以陸沉祖師批註的《三真教化集》最為晦澀難懂——”】
【“嗯?”】
【陸華表情瞬間凝固,聲音戛然而止。】
【“你入第七境神遊了?”】
【她不敢置信看著,站在院中氣息空靈的身穿白衣的少年。】
【少年輕輕點頭。】
【女子不禁長大嘴巴道:“你這是人……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