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個月後,謝觀的那句,“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不知怎麼幾經周折到了書院,進了二先生耳中。】
【二先生更是在此句之後寫下了。】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到如今書劍飄零。”】
【此事傳回西廂樓!】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二先生補詞之事,傳遍汴京朝野上下。】
【據說朝中蘇相,聽過此話之詞之後,一聲長嘆,也是問及謝觀的名字,當晚夜裡召來那位禮部尚書唐子昂對弈到了天亮。】
【謝觀之名,到如今在西廂樓廣為人知。】
【何孝親歷此事,二先生補下,“到如今書劍飄零”的殘詞,蘇相提及其名,足以讓其聲名鵲起。】
【何孝今日來拜訪,算是一種交好之意。】
【張源來便把這幾日草堂詩會的風波,說給你聽,眼中有欽佩之色。】
【他在汴京多少年,奔走多年,到頭來還是一個碌碌無為,默默無聞之人,不及少年院中讀書,隨手寫下的詩句。】
【你作為一個局中人,一直深居簡出在小院中埋頭讀書,對謝府之外的事不甚瞭解。】
【前幾日蘇雲親自登門,還未來得及說上幾句,便匆匆離去。】
【梧桐一個丫鬟自然不知道這些事。】
【你聽後到二先生補全詩詞之事,倒是心中驚訝。】
【你與這位書院二先生似乎真是緣分不淺,你在湖中得了他的傳承,又得了他的字帖。】
【雖從沒見過二先生,已經受了其恩惠。】
【張源來笑這調侃道:“現在這西廂樓不少姑娘都對觀公子翹首以盼。”】
【你搖了搖頭,沒有接這個話頭,你倒是察覺這位張先生似乎和平日有了幾分不同,之前可不是會主動提及西廂樓的女子。】
【何孝見你似乎沒有記掛在心,畢竟如今算是“亡羊補牢”,“燒冷灶。”】
【“觀少爺可能不知,張兄最近在月華軒認識了一位歌姬,兩人一見鍾情,如今情投意合。”】
【張源來聞言,老臉一紅,連忙擺手道:“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呢,何兄別亂說。”】
【你打趣道:“張先生,看來還是很有行情的。”】
【張源來忙道:“觀公子,你就不要調侃我了,才剛剛認識罷了。”】
【何孝在一旁笑道:“張兄,馬上就要娶一房嬌妻美妾了,真是羨煞旁人。不過這事可能還得請動趙夫人才行。”】
【何孝也是真心羨慕,畢竟他也見過那位歌姬,生得品貌端正,一副知書達理的好模樣,在月華軒都是能算入第二等的頭牌。】
【何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這種女子為何看中張源來,既沒有官身,也沒有錢財之人。】
【事實卻擺在面前!】
【你點了點頭,這些在月華軒的女子都是和月華軒簽了賣身契的,除開需要銀子外贖身外,還需要有大府做保,若是沒有謝府出馬,月華軒是不會放人的。】
【月華軒的女子贖身也不是稀奇之事,不少九大姓的府中夫人就是西廂樓的花魁頭牌,自然也不會受人恥笑。】
【還是足以稱道的風流事。】
【似乎是在怕被何孝在提及此事,張源來沒坐多久,便匆匆離去。】
【張源走之前說道,今年西廂樓的群芳宴盛況,不僅是書院先生和大齊朝野大臣,後宮妃子公主,甚至是大隋,南方佛國等,都有使團來汴京共赴群芳宴。】
【“觀公子,這次群芳宴遠超之前,可不容錯過。”】
【你看著張源來輕輕點頭,何孝準備開口說些什麼,最後也沒有開口,只得一嘆,默默離去。】
【你在遠門外,目送著張源來二人踩著雪地,在一片白茫茫中漸行漸遠。】
【你雙手攏在袖中,低聲自語道:】
【“群芳宴嗎?”】
【“都是為此而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