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起毛筆,點燃墨汁,有謝鴻的字在前,你更是寫的心無旁騖,全神貫注。】
【謝鴻走到書桌旁,看向你所寫,一雙黯淡無光的眼眸之中,竟然露出些許神采,嘴角也是露出幾分笑意。】
【“寫的好!”】
【“天下學他者,都是先學楷書立基,才敢學他的字。”】
【“可是哪裡知道,他自小從沒有臨摹過一份字帖,全是隨性而寫。”】
【“你也是如此,從沒有學過其他之字,初生牛犢不怕虎,方才有了他的真意。”】
【他平靜的語氣的終於有了一絲波瀾。】
【陸華也是走近一看,笑道:“果然是,筆若八面出鋒、風檣陣馬,就像寡婦失了身。”】
【此話乃是書院大先生對二先生字的“別開生面”的評價。】
【書院四位先生,性格大不相同。】
【書院大先生,性情豁達不羈,偏愛遊歷四方,以筆墨記錄天下奇景,其遊記名動天下,更寫下:“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書院二先生,一生如同遊俠,行走四方,四海為家,快意恩仇。】
【書院三先生,為人嚴謹,出身北方顯赫貴族,乃是全才,性情不苟言笑,其遊歷天下諸國之時,曾掛六國擔任相印。】
【書院四先生,即今日之蘇相,棋藝天下無雙,昔日不過陋巷之中一介書生,臉上常掛和煦笑意。】
【你停墨懸筆,沉思片刻,此句乃《聖語》之精髓,其後更有深意:“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謝鴻不由發出一聲嘆氣,卻沒有念出後面的句子。】
【謝鴻輕聲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你再次提筆,將這幾句話落於紙上,心中卻泛起一絲疑惑,此等言論,非儒家經典所載,而是道家之言。。】
【陸華聽後,倒是輕輕一笑。】
【謝鴻繼續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你又是落筆一氣呵成,這兩年你除卻儒家四書五經之外,也是其他書籍也有涉獵,此句出自佛家六祖惠能的《壇經》,是一句佛家之經書,乃是講本心自足,心生萬物之理。】
【謝鴻的聲音繼續傳來:“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你提筆疾書,這是兵家之精髓,道出了善於用兵者必先立於不敗之地,洞察先機,不放過任何一絲勝機。】
【謝鴻轉過身來,淡淡道:“也就這幾句話了。”】
【你緩緩放下筆。】
【謝鴻看了一眼,又抬起頭看了你一眼道:“下去吧,有勞了。”】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學他的書法,我這裡有一本字帖,是他當年親手所寫,就當作這次的酬勞吧。”】
【謝鴻從書桌後拿出一個黃木厚重木盒,有些緬懷的開啟,裡面是一個繫著紅繩的書卷。】
【你恭敬地接過謝鴻手中的字帖,深深一禮道:“多謝茗山叔父。”】
【你眼中有著火熱之色,握著字帖,便告辭退出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