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日之內,燕王計破原崇城,斬敵近三十萬。
一場堂堂大勝!
聽得這訊息,這一日京都沸騰,通火通明。
家家戶戶有祝酒聲!
一些京都老人見此,似乎回到二十多年前,那場定鼎北方的虎牢關之戰。
憶當年!
大慶的百姓自發的走上街道,年輕的四皇子赤裸著上身,帶著眾人在街上游行。
王孫貴胄,浩浩蕩蕩行於前,高舉旗幟,齊呼“陸家軍必勝”,聲勢震天。
就算是青樓,酒樓也是停業。
寺廟之中香火鼎盛。
都在祈福求著上蒼。
然而,這世間並無救世神明,唯有橫空出世的少年英豪,保家衛國。
說書先生繼續北上之事。
“燕王三戲何勝,費吹灰力取賀州。”
“燕王定計奪景州,武隆越馬過治水。”
“燕王煮酒論英雄,彭城周天成自刎。”
“燕王倉亭破車遲,拓拔太子再脫身。”
“過鄱湖燕王賦詩,瑞州虎將初受執。”
“燕王兵壓三州六府,馬踏黃河兩岸。”
……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
北方大地便風雲變幻,除了國都黃龍府和雲山依舊屹立不倒,其餘地區皆已被燕北軍的鐵蹄所佔據。
只差最後一戰,便可徹底平定北風,統一北方。
酒樓之中,眾人聽得心潮澎湃,彷彿親身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戰役。
不少人借酒助興,一杯接一杯地飲下,試圖平復內心的激盪。
說書先生也是緩緩停頓,他伸出兩個手指,輕輕捻起一顆散著鹽的花生米,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隨後,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豪情萬丈地說道:
“當浮一大白!”
“老夫縱觀燕王一生,久經沙場,經歷上千次戰役。”
“無不,戰必勝,攻必取,未嘗一敗。”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二十四歲那年,他挽狂瀾於既倒,後棄高官厚祿不顧,修道終南。”
“再次出上,單騎闖北風,定白馬之盟,終使天下太平。”
“下個月,北風戰事便將見分曉!”
說書先生對著四方行禮。
“老夫,多謝諸位捧場!”
酒樓的二樓,坐著大慶的望族子弟,或是朝中高官的女眷,他們身著華服,靠在窗邊聽著一樓的說書聲。
聽著說書先生的下場話,有富家少爺豪氣地砸下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