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崇城中。
城中兵卒兩月之前,就是驚弓之鳥,一片惶恐之色。
畢竟,那位又來了,北風的百姓開始唉聲嘆氣。
陸沉又渡過黃河,開始北山。
每一條訊息都刺激著北風的將領和兵卒本就搖搖欲墜的心神。
二十載光陰,北風之國崛起之勢,世人共睹。
可是!
然其鄰近燕地,深知燕國日漸強盛,已呈“定鼎天下”之姿,令人心生畏懼。
北風之商賈、百姓,凡有幸踏足燕地者,無不深感震驚和絕望。
震驚燕國今日之繁盛,絕望北風和燕地為敵。
兩次北伐,北風早就心生怯意!
此番捨棄富饒之博州、許州,朝野與百姓,竟默契無言,無一異議。
舉國上下,唯願“死守原崇”。
一個月前甚至北地的帝王拓拔術遺親自到城中督戰。
城高牆厚,三十萬大軍屯駐,更有天下名將周天成坐鎮。
軍中不乏新晉青年軍卒,未曾親歷往昔烽火。
“士家制”下的北風,士兵家中父親就參與了當年戰事。
子孫便世代為兵!
但那些從戰場之中中走來的老兵,早已將那段歷史,口耳相傳。
前月之時,城樓之上,士卒遙望“燕北軍”之旗號,便已有膽寒之意。
好在!
周天成經過數次動員,又是軍中集會。
“若是燕北軍,踏過了原崇城,那麼將面臨的是滅族之禍。”
他改革軍功制度,許下重諾:
凡殺敵一人,即可擺脫“軍戶”之身,重獲自由;若能斬敵偏將,更是可封侯爵,榮耀鄉里。
“男兒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
這才軍中人心大震。
燕北軍三度攻城。
北風有堅城可依,防守亦積極勇猛,卻讓其鎩羽而歸。
於是!
城中之軍,人心更為激動,在城頭高舉著利劍。
燕北軍敗退。
此訊息如擂鼓般迅速傳回北風之地,一時間,百姓與朝野上下,人心激盪。
原來,燕北軍並非不可戰勝,陸沉亦非神人。
兩個月轉瞬即逝,燕北軍在原崇城外屢遭抵抗,始終無法前進一步。
今日,他們甚至退避六十里,似是對這座堅城束手無策。
見此城中氣氛熱烈,彷彿已經取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