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軍在治水西岸紮下營寨。】
【陸羽,於河水中操弄起幾尾活魚,於岸邊架起烤架,夾烤起魚兒來。】
【魚香四溢,引得眾將士紛紛圍攏而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今日,在河邊的帳中,舉行一場酒會悄然聚集。】
【此次北上你帶著謝靈、封海平、賈符、齊染虞許四人,共計二十萬大軍。】
【而霍海,則自領二十萬大軍,屯駐於宴城之中,與敵軍對峙。】
【你在軍中今日下令捕魚,以享生活之樂。】
【不少軍帳之中,歡聲笑語。】
【眾人飲酒歡宴,甚至在河邊公然洗馬,舉辦酒會。】
【陸家軍中之軍糧,往昔曾歷經艱辛。】
【當年北上之時,後勤補給不足,將士們常將粟米用陶罐煮成糊糊,再添上些野菜充飢,便已算是難得的美味。】
【那時,糧草不濟,將士們飽受飢餓之苦,卻仍堅守陣地,英勇殺敵。】
【第二次北上之時,鍋盔、燒餅等乾糧已成為主要軍糧,既方便攜帶,又能滿足將士們的口腹之慾。】
【然而,時過境遷,這些年燕地已經不缺錢糧,軍中伙食亦得到了多次改善。】
【更值得一提的是,軍中還出現了創新的食物處理方法,如將粗布浸泡在醋和鹽水中,晾乾後食用,既增加了口感,又延長了儲存時間。】
【如今,軍糧更是精益求精。】
【大米經過精心挑選,蒸熟後晾乾,再經過數十次暴曬和煮熟,最終得到兩升乾燥大米。】
【這種大米不僅口感醇厚,而且易於儲存和攜帶。】
【食用時,只需將乾燥的大米用熱水泡開,做成泡飯。除此之外,軍中還有曬乾的牛肉乾作為主食和配菜,既補充了將士們的體力,又增加了飲食的多樣性,還有大醬、醃菜等調味品。】
【如今燕北軍已經北上三個月,只有霍海那邊和燕北軍產生了衝突。】
【你親自率領的二十萬人馬,一路勢如破竹,暢通無阻。】
【所過之處,兩州之內的早就屋舍盡毀,農田荒廢已有一二載,滿目瘡痍。途中更有無數陷阱與毀壞的道路。】
【顯然是早有籌劃!】
【你深知原崇城之地勢險要,強攻只會陷入被動。】
【更何況,城中儲備的糧食足以支撐數年之久,說明北風在數年之前便已準備好了這場“持久戰”。】
【在座的帳內,皆是此行的高官,他們皆是偏將軍以上的軍職,可以統帥五千人馬。】
【這些將領中,偏將軍的多是年輕面孔,他們都是從軍中的“講武堂”出身,熟讀兵法,又在軍卒之中歷經摔打,錘鍊而成。】
【講武堂乃是統稱,其實就一座座學院,每年都是考核,騎馬,射箭,長跑,策略等,收入不同的科目學院。】
【講武堂之學院長,乃是由燕王殿下親自擔任。其內執教之先生,或是軍中退役之老將,或是兵學造詣深厚之士,皆被朝廷授予顯赫官職,每月都有俸祿。】
【燕地百姓,皆以能入“講武堂”為榮耀,競相爭逐。】
【從軍榮耀鄉里。】
【堂中優異者,自伍長始,可統領五人,逐步晉升。】
【帳內的車騎將軍,亦稱上將軍,位高權重,可統帥萬軍,多為陸家軍熟悉老人,只有一兩人面容年輕。】
【此外,帳中尚有五六名未著戎裝之人,乃軍中隨行智囊,專司獻計獻策,參謀軍機。】
【合此眾人,帳中不過五十餘員,皆為一時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