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溫與竇固聞言,亦默默點頭。
葉牧于軍中,威望僅次於封海平與霍海,昔日組建內閣之時,其名字亦曾赫然在列。
然而,葉牧無意其位,最終被選為亳州左將軍加亳州節度使,身受雙職。
不然,今日的內閣便要多一把椅子。
無論是左將軍和節度使,雖是亳州一把手,可是也沒有完全排程當地官員和軍隊的權利。
地方上的武裝要是出州,都是要有燕王府的文書才能排程。
亳州,此地部分割槽域與燕京、北風接壤,實為軍事重地。
其戰略縱深,與雲州共同構成了燕京的三角防線。
一旦北風侵犯燕京,兩地便可聯動出兵,形成犄角之勢,形成合圍。
三年前,葉牧於亳州私建部曲,招募私兵,此事早有水銀呈上摺子,告知內閣。
當時,內閣六人共商對策,欲召葉牧入燕王府,令其說明原委。
葉牧卻以病為由,未曾赴約。
內閣無奈,只得再議,準備派遣六萬燕北軍前往亳州,以查究竟。
此事的確關乎重大,所涉之人皆是陸家軍的柱石,六人面對此境,皆猶豫不決,難以痛下決心。
一旦出兵,便意味著再無迴旋餘地,更可能演變為內部紛爭,便是再無迴轉餘地。
室內操戈!
期間有信件送往終南山,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最終,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暖房內一陣沉默!
霍海沉吟片刻,緩緩開口:“今年燕王祭天大典,葉牧定會前來參加。”
文孝和笑著出聲道:“既然葉將軍能來燕京,此時報於燕王,讓其下決定便是。”
幾人也是點頭。
封海平亦笑道:“燕王歸來,此事必能迎刃而解。”
言罷,又勸慰眾人:“如今燕王登記在即乃是大喜事,大家勿要如此沉重。”
章煜卻輕嘆一聲,他心中何嘗願意做那惡人!
葉牧在他心中一直是那個值得尊敬的葉七哥。
可是,當年他們幾人跟隨少保時,曾共同發誓:
“驅逐外敵,恢復北地。”
“讓北地的百姓人人都安居樂業,大碗吃肉,大尊喝酒。”
如今的燕地,百姓生活已步入繁榮之景,章煜心知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絕不能輕易葬送。
創業艱難,守業更是沉重如山。
其實,追溯此等紛擾的根源,皆因燕王修心於終南,至今尚無子嗣以承大業。
燕王在世,一切難題自可迎刃而解;然若百年之後,又當如何?
這宏圖霸業,何人能堪此重負!
環顧四周,尚有四國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