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對於燕地之事並不甚瞭解,他坦言道:
“杜先生,何時也學會了如此賣弄關子,快講,快講!”
他對這些戰爭之事尤為感興趣,尤其是各國的外交策略,這亦是實力的一種彰顯。
杜誨看了看武隆笑言道:“這封信上實則僅有兩句話。”
此話引得眾人紛紛側耳傾聽。
“沙馳王子赤誠之心,應助其復國。”
“凡犯燕地治下之民者,雖遠必誅。”
言及此處,武隆聽到不由笑道:
“燕王倒是霸氣!”
杜誨繼續說道:“於是,燕北軍派出三萬大軍北征,天下為之震動。眾人均以為此戰將歷時數年,因北域深藏大漠之中,沙馳雖為一國,實則以部落形式存在,他們可舉家逃竄,又是年底天氣寒冷之時,地形錯綜複雜,攻打難度極大。這也是沙馳敢於挑釁燕地的底氣!”
武隆似乎已經開始分析這場戰役的形勢,沙馳國可以以逸待勞,而且佔據天時地利。
確實是一場硬仗!
謝淳安卻知道這場戰役的結局。
“想不到,只用了四十二天,燕北軍便攻破了沙馳王庭。沙馳王妃以及他的情人,全部被俘壓往燕京問斬。”
“沙馳國流落快七年的大王子痛哭流涕之下,重新登基為可汗。他把竹燮一族的姓氏改為了陸,甚至發下誓言,沙馳自此之後沒有砍向燕地的刀劍和鐵鎖。”
“燕地在北域各國建北域郡,施以仁政,各國臣服,尊燕王為地可汗。”
武隆大為吃驚,他難以置信。
四十二天便滅一國,可是大名鼎鼎的沙馳。
宇文璃淺卻是感嘆後面的三字。
“地可汗!”
這可是遊牧名族,諸國對宗主國,真正的尊稱。
杜誨笑呵呵道:
“說來可笑的是,北域四十萬大軍未動一兵一卒,未射一箭。”
武隆倒是猜到了,畢竟有白馬盟約在。
北風自然不敢動兵,不然四國共擊之。
宇文璃淺看著不遠處的一百多名沙馳騎士,他們紛紛下馬,在燕京城南門下跪地,親吻地面,為首者高呼:
“地可汗!”
“地可汗!”
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謝靈萱不禁出神,不由想到,這位燕王這五十年的過往。
年少求道,雙十拜將,六年驅外敵解天下之危。
四十登燕王,施恩燕地。
解北邊之患,敗沙馳以服西域諸國。
建北域郡,納北海湖。
讓苑囿與黎民,內實仁而民不亂,外出兵而武有度。
“黎元寧康,萬國協和。”
“齊民歲增,闢土世廣。”
燕地的萬萬百姓,在這個時代高呼道:
“我等生逢所幸,盛世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