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為一小隊的作戰方式,正是陸家軍聞名遐邇的三三制戰法。在當年破北風之戰中,多次以少勝多,功不可沒。”
“而這戰法的創造者,正是那位燕王脫胎於兵書,用於兵卒之中。”
說到此處。
謝靈萱眼神倒是動了動。
這一路北上走來,聽的最多是燕王之名。
他們一路也是停靠在大城之中。
燕地民風大有不同,卻異常富足。
對這位終南山修道的燕王,更是敬愛之極。
這次燕京祭天,從燕地趕往的百姓絡繹不絕。
許多大城都在慶祝,煙火爆竹數日不止。
謝純安看著大城之中一隊隊騎兵,在遠處徘徊,有一隻蒼鷹落在他們肩頭。
目光所及,似乎是他們這裡。
他摸著鬍子,沉聲道: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這位燕王,從戰火中走來,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基於實戰,而非空談。他親手締造的陸家軍,歷經二十餘年風雨洗禮,昔日就有鯨吞天下的氣勢。”
武隆聞言,他問道:
“那依謝大人之見,這位燕王究竟是昏庸之主,還是聖明之君呢?”
“十年不理朝政,是好是壞?”
武隆和謝淳安所率的大慶使團在佳康城相遇,兩人第一次見面頗有些相見恨晚之意。
當然只是外表所見,武隆是知道這位謝淳安所如今在大慶的地位,所代表的乃是大慶一半的世家力量。
乾元和大慶通商已經多年,對於大慶他們都是採取聯合的態度。
合縱連橫!
這也是武隆這位在韓國公主來訪,都未曾顯身一見的原因。
乾元和韓國不會有任何結交之意。
兩者已是滔天水火,絕不相容。
謝淳安想了想,卻是說出了另一樁事。
“當年在這位燕王還未發跡之前,剛剛及冠之時,我就去看過,之後也是由我和靈萱的孃親商議,定下兩家親家。”
“老夫早年,實已窺視過燕王之面相。”
似乎是第一次提及此事。
謝靈萱臉上都有些驚訝之色。
“哦!”
武隆聞言,也不禁多看了謝靈萱幾眼,只見她亭亭玉立,豔麗不可方物,心中暗自讚歎。
美人如月!
蘇月亦是驚訝不已,她原以為謝家與陸家定下的親事不過是機緣巧合,未曾想其中竟有如此其故!
她心中暗自思量,自己的舅父,實乃當世奇人,不僅精通卜卦之術。
更善“相面,望氣”。
其預測之準確,令人歎為觀止。
街頭巷尾,無人不知他的“鐵口直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