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隊正緩緩駛來,車上飄揚著兩面醒目的旗幟。
赤底三辰旗!
黑底北斗旗!
赫然是乾元與大慶兩國的國旗。
馬車也是緩緩停在過橋的亭臺附近,一時間眾人聚目而望。
韓國和大楚的態度總是有些膽怯居多,畢竟當年乾元舉兵伐兩國,惶惶不可終日。
宇文璃淺眸光微轉,未曾料及!
大楚,乾元,大慶,韓國四國竟然再次匯聚。
如今的大慶已經被燕地取代。
乾元使團,由那位威名赫赫的親王親自領銜。
而大慶一方,則由謝淳安為首,其人心思縝密,步步為營,此番必有所圖。
除了北風,四國使團已至。
就是不知道那位燕王從終南山下來了嗎?
如今又到了哪裡!
陸沉稱帝,名正言順之後,一切就變得不同了。
其餘三國雖對燕地的崛起心存芥蒂,卻也無可奈何。在它們眼中,燕地早已從大慶的版圖中剝離,只是欠缺一個正式的宣告。
如今,燕王祭天稱帝,已成定局,北方大地在陸家軍的鐵蹄下已穩固二十餘年,再難撼動。
橋畔翠亭之下!
兩隊馬車緩緩而停,結伴而來。
“籲——”
最前引領的馬車,高懸赤底三辰之旗,那是乾元皇朝的威嚴象徵,旗上藍色日輪,寓意著皇族武家如日中天,照耀四方。
隨著車輪緩緩停歇。
一名八尺偉岸的中年男子自車內邁出,看上去四十多歲。
腳踏烏雲靴,腰纏金帶玉佩,袖口鑲滾著四條璀璨金紋,身著一襲黑蟒繡袍,面容深刻,陽剛俊郎,眉眼深邃,帶著一股不怒自威之氣。
乾元皇朝的第三親王,軍中無可爭議的十二柱石之首——武隆。
他從容不迫地走下車架,目光掃過已至的大楚與韓國學子,便停下腳步。
緊接著,第二輛馬車門扉輕啟。
一位老年官員走出!
他身著一襲緋紅色的官袍,那是大慶獨有的制度色彩,頭戴雙耳烏紗帽,正是大慶使團的領袖,謝純安。
而在謝純安之後,一位女子緩緩步下馬車。
她約莫三十餘歲,容顏絕美,氣質出塵,一襲潔白長裙隨風輕擺,如同月下仙子,不染塵埃。
她的出現,瞬間吸引了周圍學子目光,一種不同於其他女子的氣質。
溫柔又明豔的氣質!
就連那位武隆親王也是多看了幾眼,這位謝純安的獨女。
謝靈萱!
年近不惑,卻還是美貌異常,如同積天地之敏秀,溫柔似水。
年輕時,大慶不知多少膏奢世家弟子追求。
就算是如今,風采更甚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