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天命,不畏祖法。
只求民生!
杜誨用手摸了摸上面的文字,深吸了一口氣道:
“這燕王真乃明君!”
“有開天闢地之氣象。”
宇文璃淺早先便知道,先生對陸沉的推崇。
一旁的侍女輕聲嘀咕道:
“是啊,一位潛心修道十載,卻對國事置若罔聞的明君。”
天下有這樣的明君嗎?
陸沉的十年修道,始終為儒家學派非議。
石碑之下,尚有幾行字跡!
“唯才是舉,不問出身!”
“亂世之中,不辨高門蓬戶之別,不分貴胄草芥之異,更不視殘軀完璧之差,唯才是舉。”
杜誨閱後,目光愈發炯炯有神,隨即轉身,似是不願再踏入府衙半步。
“先生,何不深入一探究竟?”
他們都走了如此之遠,已經到了門口,何不進去看看。
杜誨輕輕搖頭,笑道:
“一國風貌,觀其民,再視其官,便可知其國運之興衰!”
“何須再看!”
宇文璃淺沉聲地詢問道:
“先生以為,這位燕王究竟是聖明之君,還是昏庸之主?”
杜誨答曰:“此問非我能獨斷,公主何不問詢於全城百姓,乃至整個燕地的子民,以窺全豹?”
宇文璃淺聞言,陷入沉思,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街巷間穿梭的行人。
杜誨問道:
“公主,你認為這陸沉是怎麼樣的人?”
宇文璃淺搖了搖頭,心中倒是想到,前半生耗盡英雄氣,後半生求仙問道!
杜誨緩緩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滋養萬物,而籍籍無名。
“儒家講究外王內聖,外表有著王者一般的氣質,施展王者一樣的治國才幹,內心有著聖人的德行和修養,內有聖人之法,這是自古君王,最高的評價。”
“歷史上的第一王朝,是那位力舉九鼎的霸王建立,雖強盛一時,卻因外霸中幹,僅歷二世便走向衰敗。”
言及此處,杜誨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這位燕王治國,乃是外道內聖。”
“是為無為,而無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