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自己在大楚讀書之時,一些在燕北遊歷過師長都說。
“燕北乃是禮儀崩壞之地,烏煙瘴氣!”
幾次上書大楚朝野。
“大楚當出兵燕北,捕不義!”
有白馬盟約在,自然石沉大海。
宇文璃淺當時還奇怪,如今她總算有了體會。
君不君!
臣不臣!
民不民!
沒有規矩,就如同蓬草上的柴火,一點就著。
蘇北海繼續解釋道:“燕王深謀遠慮,他鼓勵畜牧業的發展,認為駕車的馬匹多出自世家富豪之手,而禮制的束縛限制了需求,於是果斷廢除了這些限制。”
“這樣一來,不僅促進了畜牧業的繁榮,還使得這些馬匹在戰時能迅速轉化為軍力。”
他笑了笑,又補充道:
“說到燕王有一次他出巡,乘坐了十二匹馬拉的馬車,這在當時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燕北上下紛紛效仿,成了一時的風尚。”
眾人隨後登上了馬車,車廂寬敞舒適,行駛起來平穩異常。
韓國學子們略顯興奮,在韓國這種乘坐五匹馬車的機會可是不多得的。
宇文璃淺坐在車廂內,她公主之身,自然是單獨馬車。
“十二匹馬,這可怎麼拉。”侍女也是憤憤不平道:
“公主,這位可得是燕王,真是荒盈無道,豪奢無度。”
宇文璃淺也是點了點頭。
自己的父親,一日三餐都只有三菜一湯,提倡節儉。
皇宮的北書房,漏雨了幾次都不修繕。
宇文璃淺對這位燕王評價越發的低。
她注意到馬車行駛的異常平穩,甚至在韓國都城的感覺,心中不禁好奇。
於是!
她輕輕推開窗戶,向外望去。只見車窗外的道路竟然全部由青石板鋪就,平整而堅固,難怪馬車行駛得如此平穩。
宇文璃淺心中又是無奈。
這可是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勞民傷財。
她不由問向,騎馬護衛在馬車外的蘇長海。
“蘇大人,莫非佳康城都是如此道路?”
蘇北海有些自豪道:
“整個佳康皆是如此!”
“燕王說了,只有把路建好了,各地的商人才能來投錢,我們佳康城就要帶頭做一個亮點經濟!”
宇文璃淺只是嘴角笑了笑,放下了簾子。
……
……
俞客緩緩睜開眼。
【是否領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