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漠然道:“自然當真!”】
【你此話一出。】
【杜鏡臉上的笑意已經完全遮擋不住了。】
【你淡淡道:“你們既然想要一死。”】
【“我答應了!”】
【杜鏡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
【原來答應的是求死之事。】
【一眾儒生懷疑自己聽錯了,一臉錯愕,臉上都是大吃一驚的表情!】
【杜鏡同樣不敢置通道:“少保,你說笑了吧”】
【你聲音冷冽道:“你們求一死,那就如你們所願!”】
【杜鏡此刻卻並未退縮,他挺直了腰板,正色道:“難道少保,真要自絕於天下文人面前不成?”】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質問,對你的決定感到難以置信。】
【眾儒生也紛紛附和,他們彷彿聽見了什麼天大的笑話。】
【豐隆更是笑得前俯後仰,他嘲諷道:“少保,你敢嗎?”】
【“我頭在這裡,當著弘文館天下文人朝拜之所,陸神洲你敢殺我嗎?”】
【其中有人道:“上一任的順宗都被我們弘文館的學士罵得氣急敗壞,卻也不敢動我們分毫。你區區一個少保,又能如何?”】
【他們之中,有人出身名門望族,有人則是各地郡縣的神童,秀才,還有不進朝的進士,自視甚高。】
【認為弘文館代表著天下的文人,是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得罪的存在。】
【而在閣樓和屋頂駐足觀望的百姓,也逐漸察覺到了場中的緊張氣氛。】
【他們交頭接耳。】
【有人好奇地問道:“你們說少保,真敢動這幫眼睛長在天上的文人嗎?”】
【“不好說啊!”有人回答,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這世道最怕的就是這幫文人的嘴和筆了,他們要是動起嘴來,可是能殺人於無形的。”】
【“就連大慶幾位厲害的皇帝,都是與這幫文人治天下!”】
【京都的百姓們議論此起彼伏,他們不敢走上街道,倒是在家的屋頂之上觀望。】
【他們既好奇,不知道這場風波最終會如何收場。】
【京都的權貴們,此刻正屏息以待!】
【他們大多抱著同樣的看法,認為你不會輕舉妄動。】
【在他們眼中,得罪儒士,無異於引火燒身,天下的口誅筆伐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也難以承受。】
【文人以筆為劍,能夠輕易地操縱民心,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力量。】
【你策馬向前,走到鄒林身前。】
【你淡淡道:“殺汝等又當如何?”】
【“你等,於天下何加焉!”】
【你策馬走過!】
【話音剛落。】
【側方便有一抹寒光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