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聲此起彼伏,人們都在猜測,京都要變天了。
謝穆驚訝道:
“來了有足足六個營兵力?四千人馬。”
黃道微微一笑,掃視著街道之上,其中隊伍裡,還有數位宗師境界的高手隱藏其中。
“不錯。”
“當今這位小皇帝也不簡單呀,看這陣仗,他早就有所準備,恐怕不止我們幾個是漁翁呀。”
黃道悠然道:“這所謂的景帝甲,可是當年景帝為了斬殺大宗師而設計的。”
謝穆聽聞此言,反應過來,此等規模的禁軍出動!
非當今聖上之御旨莫屬,方能調遣。
京都禁衛之體系,井然有序,分宮中與宮外兩部分。
宮中,由宦官、光祿勳、衛尉統領的禁軍組織鎮守。
京城則由金吾衛、城門校尉、北軍中候所率的禁衛軍負責守衛。
“居則守護宮廷,直守門戶;出則隨駕左右,護衛輿車。”
皇帝出行,自有規矩。
數股勢力共守京都,彼此制衡。如今!
太皇太后勢力之大,已經超過當今的慶帝。
西廠作為太皇太后的羽翼,其影響力不容忽視。
除西廠外,城門校尉與北軍中候統領的三方勢力,總計四萬餘人,皆唯太皇太后之命是從,不認天子的玉璽。
反觀當今聖上,其麾下勢力則稍顯薄弱。東廠與執金吾這兩股力量相加,亦不過萬餘人。
謝穆不禁驚異。
更對眼前這突如其來的包圍西廠之舉感到困惑。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餘日無多。
皇帝與太皇太后之間,實在沒有必要走到翻臉的地步,此舉只會得不償失。
一旦各方勢力反應過來,憑藉大勢,便可輕易壓服執金吾,屆時局勢將難以逆轉。
天子如何自處?
西廠和城門校尉東西來往,分別佔據京都城的南北兩部分。
只有七里之距。
互為掎角,又能雙方支援!
他疑惑地問道:
“西廠被包圍,聲勢浩大,何以他們竟無半點反應?”
而且看西廠的反應,也是意外頗多。
不可能沒有察覺!
紫紗女子歐陽溫婉亦滿腹疑惑,她久居京都,朝中局勢自是一清二楚。
京都的玉石生意,多年來被七音門牢牢掌控,年收頗豐,方能在蓬萊樓包下最頂層,盡顯尊貴。
除了財富,她所結交的權貴亦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