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頭低的更低了,一時忘記了身上的不適。
白衣少年倒是不以為意,輕聲道:
“小吉子,出門在外,和氣生財。”
陳吉連忙點頭應道:“是,公子。”
他的態度變得恭敬而順從。
這位公子哥身份貴不可言,乃是當今慶帝膝下的第八子。
可稱人間真龍,也不過分。
靖王——周成。
其母乃是宮中貴妃,母家也是世家大族。
十三歲就被封王,當今陛下更是在群臣面前,誇他賢良兼備。
年方十五歲,旁聽朝政。
十六歲在京地開府,手握重權。
真正的恩威甚隆!
然而,這位八皇子性格卻頗為獨特。
他本聰穎過人,年少時曾痴迷於求仙問道,黃老之術。
後來大慶國運日衰,於北方一敗再敗,周成幡然醒悟:“學道救不了天下。”
於是,他毅然棄道專攻兵法。
短短數年,他便在學子監的辯駁中嶄露頭角,文辯駁連敗數位大慶兵法大家,名震京都。
四年前,北風攜三十萬大軍南下。
同年,陸家軍領三萬人北上黃河。
兩軍對壘。
天下為之震動。
這時,提出反對奏摺最多、聲音最為堅定的,正是靖王周成。
他深諳兵法之道,深知拓拔術遺用兵已得其中三昧,排兵佈陣皆是當世一等。
且敵軍勢大,壓境而來,唯有據險而守,方有勝機。
然而,陸家軍卻直臨黃河,兩軍擺開陣勢,這在周成看來,無異於以卵擊石,簡直是自尋死路。
加上週成得知一個驚人的訊息——陸家軍真正的指揮者,竟是一個年僅二十出頭的少年。
沒有任何從兵經驗,前二十年只是道觀中的看經的道士。
這個訊息讓周成氣急敗壞,他在京都中痛罵道:“小而亂國,真是荒謬至極!”
他多次上奏,力求撤換陸沉,然而最終被虎牢關守將王陽以人頭擔保,扛下了朝中的問責。
周成心中疑惑重重,一個後生有何過人之處,竟能贏得王陽這等重臣的青睞,甚至不惜以性命相保。
未曾料想,短短三月。
北方戰場訊息傳來,陸沉領兵三戰三捷。
周成細細研讀戰報,對陸沉的用兵之道讚歎不已,認為其老道程度不輸於拓拔術遺。
確實有資格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