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還未發跡的年代,程行的童年也跟安城許多孩童的童年一樣。
幼年時在村裡玩著泥巴,小學時玩著彈珠和摔寶。
父母也是一年回來一次。
學校中午的食堂,天天炒著蘿蔔,從家裡帶著一瓶奶奶炸的辣椒油,在學校裡都會遭到一群學生的哄搶,所以程行也很羨慕下一代人的童年。
但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快樂。
鄉村土地麥田裡的幸福,也是城裡人,下一代的孩童體會不到的。
開啟門進了教室,程行將買來的早餐遞給了她。
吃過早餐後,在外面滴滴答答的小雨聲中,兩人又開始了新一天的讀書聲。
沒過多久,班裡的學生越來越多。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置身於高中的校園,在還有一個月即將畢業時,這樣的風聲雨聲讀書聲,可能是最後一次了,臨近高考,就連程行都能感覺到一絲緊張和一絲悲涼。
緊張是對高考的緊張。
悲涼是三年的高中生活,將要在這個盛夏裡徹底結束了。
2009到2011年的這三年,可不是後世疫情的那三年。
疫情的三年時光,轉瞬即逝。
但這三年,是智慧手機進入校園的最後一個三年。
在大多數時,只能細數流年,將回憶與目光都停留在某個女孩兒或者是某個男生身上不知多少時光的學生來說,這三年,有著太多刻骨銘心,值得留戀的瞬間。
比如,那個原先只是成績很好,但不知道相貌的姜鹿溪突然被初夏的微風吹起額前長髮的那一刻,比如突然上了光環,一次又一次寫下完美秀麗的華章,拿下八省競賽語文組第一,靠著《安城》名震天下,沒了往日的那份張狂,變得沉穩內斂,卻比以前多了無數魅力的程行。
這都是安城一中,許多人的記憶和青春啊!
那些時光因為他們而閃耀。
而這樣的人物,即將因為畢業而分別。
那是他們與這些璀璨如流星般的人物距離最近的一次。
以後,只能停留在回憶裡,帶著些驕傲的向別人提起曾有幸與他們同校,同班過了。
就連平時不到上課鈴聲打響都不來教室的鄭華,也比以前早到了教室,六點的那一刻,他也比平時早來了二十分鐘。
進來掃視了一圈,讓眾人站了起來背書。
看了看後面的黑板,發現程行跟姜鹿溪已經將高三最後一期的黑板報給做了出來,到了最後一個月,一週一次的黑板報也沒有了,這一次高考的黑板報,將會一直停留到今年秋天下半學期開學,等高三新升到理科三班的學生,將這期黑板報給擦掉,然後畫上升入高三新年級的第一個黑板報。
四季輪迴,一切都是周來複往。
或許是雨的關係,明明高考畢業還有一個月。
但看到程行跟姜鹿溪做的這幅黑板報。
鄭華莫名地有些感傷。
過不了多久,又要送走一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