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禦書房中,內閣九輔大臣站在蕭銘身後望著在帝國地圖上劃分行政區域的蕭銘。
吐蕃使臣遞交國書離去之後,他們被蕭銘叫到了禦書房正式開始準備籌備新行政區域的事情。
事實上在吐蕃之戰還未開始的時候他們便已經在制定相應的行政區域,現在經過蕭銘的最終決定,終於敲定下來。
“此次吐蕃使臣前來,皇上為何將其劃為自治區,難道不擔心今後吐蕃反叛嗎?”斐濟在接見吐蕃使者的時候就心生疑竇,現在終於忍不住說了出來。
手指在吐蕃高原上點了點,蕭銘說道:“自治不過安撫吐蕃人而已,讓吐蕃臣服容易,但是管理他們則很困難,所以比起派遣帝國的官員,不如朝廷直接從吐蕃選拔官員負責管理,接著讓這些官員定期前來青州政務學院學習,如此潛移默化之下慢慢同化吐蕃人。”
清了清嗓子,他繼續說道:“而且吐蕃的兵權已經被解除,有帝國軍隊駐紮,他們掀不起什麼風浪。”
斐濟等人聞言點了點頭,龐玉坤說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有些事情急不來,如今吐蕃業已併入帝國,不可下藥過猛讓其反複。”
簡單提了吐蕃治理的事情,蕭銘轉過身來,他說道:“所有的行政區域都在上面,你們仔細看看。”
按照他的想法,現在帝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和當代的明朝行政區域有些類似,但又不盡相同。
大致來說他將帝國劃分兩個直屬行省和十八個普通行省,這兩個直屬行省分別是南直行省和北直行省,北直行省包括當代的北京,天津,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東省的小部分。
南直行省則包括當代的江蘇省,安徽以及上海二省一市的範圍,這兩個行省直接劃歸京師管轄。
除此之外,其他行省單位包括陝西行省,山西行省,山東行省,河南行省,浙江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四川行省,廣東行省,福建行省,廣西行省,貴州行省,雲南行省,琉球行省,高麗行省,關東行省,關西行省和剛剛歸附的吐蕃行省。
至於剛剛被攻克下來的澳大利亞他暫時還沒有著急編入帝國行省的名冊,因為如今帝國的勢力範圍正在拓展中,等到塵埃落定再編著不遲。
望著地圖上的行省劃分,大臣們拿著冊子一一記下。
坐在椅子上悠然喝著茶,蕭銘繼續說道:“每個行省設定省會一個,上州,中州,下州若幹,具體的你們自己去商量,朕就不參與了。”
這次蕭銘並不準備將州改為市,已經沿用了大渝國的上州,中州,下州劃分,其中上州便相當於省會,中州相當於地級市,下州則相當於普通市。
每個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依舊是叫刺史,不同是細化政務之後,每個州的除了有正刺史,還設六個副刺史,這六個副刺史分別管理一個州的不同方面,類似於小六部。
行省上的政務管理和州有些類似,最高官員為巡察使,其下設六個副巡察使,分管不同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