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銘和斐玥兒在一眾大臣的恭賀聲中走上前去,蕭銘在龍椅上坐下,而斐玥兒在他的身側坐下。
望著議政殿中的一眾官員,蕭銘和斐玥兒端坐其上接受官員們的朝拜。
在議政殿中響起“萬歲”呼聲的時候,府衙外的百姓應聲同時高呼萬歲,整個青州城都出處在一種狂熱中。
從此他們的齊王將是大渝國唯一的帝王。
蕭銘面帶笑容,這種正式的典禮他只在電視上看過,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坐在這個位置上接受大臣的朝拜。
斐玥兒同樣帶著興奮的神色,她努力端正身體讓自己更像是一個皇後。
接受了眾臣的朝拜,錢大富拿出了蕭文軒的遺詔,宣讀道:“先皇遺詔曰:朕入繼大統以來,獲奉宗廟十五餘年,雖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然終被奸人構陷,以至天下相殘,國之淪落俱為朕之過,實乃愧對列祖列宗。”
“朕之七子蕭銘,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訓,即皇帝位。宗室親、郡王,藩屏為重,不可擅離封國,當遣使以奉新君,不尊詔而亂者為叛逆,當舉國討之!”
遺詔唸完,一眾大臣齊聲道:“臣等領命!”
蕭銘點了點頭,這時他說道:“朕初登大寶,必定竭盡全力內修德政,外攘夷敵,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為子孫萬世立基業。”
話落,錢大富拿起已經備好的聖旨念道:“諮齊王妃斐氏,祥鐘華胄,秀毓名門,溫慧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備,久昭淑德,於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於天下,曾奉皇太後慈命,以冊寶冊,立為皇後,欽此!”
登基大典到了這裡第一階段已經結束,這時龐玉坤喊道:“卷簾,退班!”
在又一陣“萬歲!”的恭賀聲中,百官退出了議政殿。
蕭銘和斐玥兒這時起身向外走去,下面還有祭拜宗廟和祭天儀式。
登基大典從早上一直持續到晚上,履行了全部的繁瑣禮儀,蕭銘和斐玥兒在黃昏時刻才乘坐著鑾駕返回王府。
不過此時齊王府的匾額已經被摘去,上面換了一個“皇家行轅”的燙金匾額。
按照一眾官員的說法,現在蕭銘既然登基了,這齊王名號便成了過去。
但是皇宮還未見建成,他又只能住在這裡,所以這裡當改成皇家行轅,這樣一來便能這裡理所當然的住下了,因為這行轅便是皇帝的臨時住所。
“奴婢參見皇上!皇後娘娘!”
二人返回,一眾宮女和宦官分列兩班一同躬身喊道。
“免禮。”蕭銘和斐玥兒笑道。
這些宮女和宦官都是長安之亂中逃過來的,珍妃挑選了其中幹淨的人留下伺候二人。
而以前王府的中的奴役則是被安排進了膳房,只是現在的膳房被挪到了王府隔壁的院子,因為皇帝的寢宮是不能常住除皇帝之外的男人的。
接受了一眾宮女和宦官的朝拜之後,斐玥兒正色道:“從今你們都將是侍奉在皇上身邊的人,本宮希望你們記住,在這宮中你們要多辦些事實,少嚼些舌頭,誰若是膽敢吃裡扒外,到時候不要怪本宮的手段。”
“是,皇後娘娘。”一眾宮女和宦官齊聲說道。
這時斐玥兒的神情一鬆,對侍奉在身邊的小環說道:“今日皇上登基大喜,賞賜他們每人十兩銀子。”
小環早已準備妥當了碎銀子,因為這也是登基大典的程式之一,目的是對下人的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