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緊接著上了船,小清河造船坊將會由他的兒子負責管理,而他將會前往登州,負責登州造船坊。
畢竟蕭銘海軍基地選在了登州東南方的威海衛。
對於這個地方,很多人想必很熟悉,因為威海衛戰役就是甲午海戰的一部分。
威海衛這個地方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一旦在威海衛站穩的腳跟,蕭銘就等於掐住了高麗和倭國南下的路線,而且可以直面琉球群島。
同時,將海軍基地選址在這個地方顧名思義也是為了一段個人心情的情節,曾經在這裡失去的尊嚴,現在他要重新找回來。
“放風帆。”
蓋倫船上,一聲嘹亮的號子的想起,桅杆上的風帆如同瀑布一般直瀉而下。
接著大風將帆布吹得鼓起來,穿上的大副立刻掌舵控制蓋倫船在風裡的推動下換換離開碼頭。
而後面的蓋倫船則緊緊跟著旗艦拔錨起航。
小清河水面寬闊,蓋倫船沿著湖面一路向東而下,不出一日的時間便抵達了出海口,看見寬闊的海洋,這時蕭銘說道:“開始演練吧。”
嶽雲點了點頭,喊道:“開始演練。”
這時,穿上的旗手立刻站到了蓋倫船尾,對著後面的蓋倫船打出一道道旗語。
後面的蓋倫船看見旗語,穿上的艦長立刻開始指揮航海士測維度,計算自己所在的位置。
在青州號上,嶽雲拿出象限儀,記錄下木棍在象限儀上倒影所在的位置,他立刻套公式計算起來,同時把蕭銘給他的表格拿了出來。
因為在青州的時候他已經記錄了一次,這次再次計算他很快得出了自己所在的位置,“殿下,我們在北緯五十三度位置,距離青州已經走了九十七海裡。”
半個時辰之後,嶽雲將得到的資料告訴了蕭銘。
蕭銘點了點頭,在青州的時候嶽雲端計算的緯度是北緯四十九度,現在他們是斜著走了一段路。
接著他又計算了一下,基本上和嶽雲算的差不多。
對這個結果他已經滿意了,畢竟在這個時代儀器都是有誤差的,不可能那麼精確,能夠大體得出自己的位置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嶽雲走的時候,蕭銘還將自己繪制的經緯度圖給了他,按照圖紙,嶽雲基本上能夠得出自己現在的地理位置。
經緯度測完之後,蕭銘說道:“航速和時間。”
船上的船員此時立刻行動起來,這時一個海員連忙開啟沙漏。
這是玻璃坊最近交接的東西,沙子流出,開始計時,與此同時,另一名海員向海中扔入一個用繩子綁著的一塊三角形木板,一隻手握著繞在紡錘裡的麻繩。
這時三角木板漂在海面上,隨著船隻向前航行,等距離打著繩結的繩子不斷從紡錘上松開,穿過海員的手心。
“停!”等了一會兒,嶽雲猛然叫了一聲,一個船員立刻止住沙漏。
負責繩子的海員數了一下繩結,報出一個數字,嶽雲於是計算出沙漏計時這段時間裡透過他手心的繩節數量。
計算了一下,嶽雲說道:“殿下,現在的航速是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