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羅信的神色,蕭銘說道:“羅信,本王會記得你的。”
“殿下,老將軍,你們……”
羅信左右為難,這牛犇和蕭銘分明是在逼他。
牛犇和蕭銘對視一眼,紛紛笑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個羅信似乎對炮兵的指揮很有天賦,而且經歷過這場戰爭,羅信對炮兵在戰場的運用會更有心得。
若是讓他走了,的確也有些可惜,不過他也無法強留羅信。
這個選擇只能由他自己來做。
同樣,這場戰場也改變了牛犇對與蠻族作戰的想法。
他說道:“殿下,現在有了火炮,展興昌的堡壘推進戰略倒真的是一條妙計。”
“多謝老將軍誇獎,這火筒以前是差了不少,但是這火炮絕對可以讓這個計劃成功。”展興昌的聲音傳來。
此時的展興昌身上同樣披著盔甲,身上是斑駁的血跡。
危急時刻,展興昌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拿起了刀劍。
牛犇大笑著拍了拍展興昌的後背,這是對展興昌的一種認同。
大渝國文官和武官一向不對路子,所以牛犇一開始對軍中的長史很有意見。
但是這次,這些文弱的書生和士兵們一起作戰,讓他改變了看法,盡管他們是讀書人,但也同樣是軍人。
“這個計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從現在開始必須要做,若是這次蠻族退兵,你便組織奴隸在草原上修築堡壘,層層推進。”蕭銘說道。
盡管這次蠻兵退了,但是蕭銘還沒有自大到在草原上和蠻族打野戰,蠻族騎兵出色的機動力對他來說還是沒有破解之法。
而且這次守城之戰青州軍同樣損失慘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修整過來。
和展興昌的想法一樣,目前他們的優勢是火炮和城牆,以己之長攻彼之短,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趁著蠻族退兵的時間,幾人又商議了一下接下來事情。
蠻族退了,但是不是真的退了誰也不清楚。
在戰爭中,很多敵人會假意撤退迷惑對方,從而再次出其不意的進攻。
所以夜晚來臨的時候,滄州城的守軍依然緊繃著神經,直到第二天清晨也沒有看見蠻兵的身影之後,不少士兵才輕輕鬆了口氣。
“殿下,看來蠻兵真的退了,我讓士兵數了一下屍體,昨天攻城,蠻兵被我們宰了兩萬多人,很多還是貝善麾下最精銳的血狼衛,這蠻族的臺吉之間也是勾心鬥角,貝善肯定不想把自己的精銳全部消耗在滄州城,畢竟他也不清楚還需要多少人才能攻下滄州城。”魯飛興奮地說道。
現在最高興的是他了,這蠻族的戰馬在城外遲遲不肯離去,眷戀著主人。
此時都被魯飛抓了起來。
三千匹戰馬,一個騎兵三匹戰馬,這樣又可以配備一千人的騎兵了,這麼一來,青州軍就有兩千騎兵了。
牛犇緩緩點了點頭,“殿下,末將也是這麼以為,我已經派出斥候前去打探。”
聞言,蕭銘點了點頭。
城外,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他們將奴隸兵的屍體和蠻兵的屍體全部堆在一起用木柴點燃,收集落在地上的弩箭和死亡士兵手裡的兵器。
還有一些士兵則負責搜尋射出去的炮彈,這些都是可以再用的物資。